追逐生命里光臨身邊的每道光,讓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變得閃亮。”火遍大江南北的一曲《少年》,唱出了人們對年少時初心信念的美好回憶。又一個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武漢市文明辦公布了2021年第一批“新時代好少年”名單。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其中多名優(yōu)秀小學生,他們品學兼優(yōu)、自強不息、關(guān)注環(huán)保、奉獻愛心,成長經(jīng)歷可以給更多學生和家長以啟示。
自強不息之星
聾啞少女成為身邊人的“解語花”
雖然家境貧寒、身體殘疾,但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五年級學生朱之怡依然樂觀陽光、仁愛善良。她不僅擅長舞蹈、畫畫、手工、足球,在校擔任文藝隊隊員和少先隊大隊長,更憑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成為身邊人的“解語花”,為他人送去愛和溫暖。
盡管天生聽力殘疾,但朱之怡在長期接受康復訓練后,幸運地保留了微弱的殘余聽力。借助微弱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優(yōu)勢,朱之怡主動當起了其他聾人同學的“翻譯”:同學讀不懂的應(yīng)用題,她幫忙細細解釋題意;同學理解不了數(shù)學倍數(shù)問題,她用畫線段的方式從視覺上幫大家理解;中午班上有人留班補習,她會記在心里幫同學把飯放在保溫箱里存放好。
“有她在,老師不管是上課還是班級管理都更加省心省力了?!卑嘀魅畏椒祭蠋煾嬖V極目新聞記者,二年級下學期時,有位叫樂樂(化名)的小男孩從普通學校轉(zhuǎn)來一聾校試讀,卻一直抗拒學習手語,雖然佩戴了人工耳蝸,但是只要注意力稍不集中,聽課和交流就都成了問題,剛轉(zhuǎn)學的樂樂性格十分內(nèi)向。
“后來朱之怡和樂樂成了同桌,只要碰到樂樂聽不明白的地方,朱之怡就在他耳邊放慢速度一字一句講給樂樂聽,她還經(jīng)常鼓勵樂樂相信自己?!狈椒祭蠋熣f,“倆人合作攻克的難題一旦順利解開,他們會互相擊掌慶祝一番?!庇辛酥熘@位暖心伴讀,樂樂變得越來越開朗,順利融入了新環(huán)境,家長原計劃的“試讀”也變成了“長讀”。
2020年疫情期間,朱之怡一家原本就艱難的條件變得更加舉步維艱,幸運的是,社會愛心人士和學校給她提供了愛心捐助。想到學校里的其他困難同學,朱之怡主動跟父母商量:“我們很幸運,遇到了這么多愛心人士,還有學校的關(guān)愛,可學校里還有的同學也很困難,他們也需要幫助,我們能不能也幫幫他們。”朱之怡的善心得到了爸爸的支持,他們一起用捐助得到的錢購買了米、面、油、文具等價值近2000元的物品,通過學校以不留名方式捐贈給困難學生家庭,讓愛心得以傳遞和延續(xù)。
志愿服務(wù)之星
小小“外交家”用英文講述大美武漢
武漢軍運會期間,在漢街有一位小小志愿者,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向前來參觀的各國志愿者介紹美麗的大武漢,她就是湖北大學附屬小學學生張梓萌。
“很榮幸成為一名軍運會的志愿者,不僅讓我有機會向各位來賓介紹武漢,也向他們展示了武漢市市民的風采?!睆堣髅雀嬖V極目新聞記者,“所有的介紹內(nèi)容,都是提前準備好,然后翻譯成英文。不僅僅是要把稿件背熟,更要深刻地理解,能夠做到隨機應(yīng)變?!?/p>
軍運會期間,張梓萌利用節(jié)假時間來到志愿服務(wù)點,熱情熟練地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為各國運動員和教練員介紹中國和武漢歷史文化,武漢市精神文明建設(shè)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贈紀念證書對其志愿服務(wù)予以肯定。
除了作為軍運會的志愿者,今年寒假期間,張梓萌還參加了“小小外交家”活動,張梓萌告訴記者:“決賽現(xiàn)場抽簽之后,我抽到了‘為什么武漢很出名’的問題。我就在構(gòu)思該如何制作視頻和準備演講稿?!?/p>
熱干面、黃鶴樓、長江,張梓萌在三天時間內(nèi)制作的視頻,包含了武漢市的地標景點和特色美食。張梓萌隨后站上大舞臺用英語介紹中國武漢,講好武漢戰(zhàn)“疫”故事,最終榮獲比賽一等獎。不僅如此,她在疫情期間創(chuàng)作愛心繪畫作品,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信使微信公眾號平臺予以刊發(fā)。
不僅在國內(nèi)是一名小小志愿者,張梓萌還注重拓展志愿服務(wù)精神的國際化內(nèi)涵,當有機會前往英國時,她還積極參加英國游學雙語小教師活動,向當?shù)鼐用裰v述武漢故事。
張梓萌是愛心幫扶的山區(qū)小小志愿者;尊老敬老、熱愛勞動的社區(qū)小小志愿者;講述紅色文化的小小講解員,演繹愛心故事的CCTV中學頻道小小演員;還是抗擊疫情的小小戰(zhàn)士,主動關(guān)愛留守兒童的愛心姐姐。她帶動小志愿者和山區(qū)留守兒童一起攜手戰(zhàn)“疫”,共同成長,為他們架起了一座跨越千里的愛心之橋。
環(huán)境保護之星
正能量小暖男監(jiān)測水質(zhì)守護江豚
為了讓城市多點綠色,他積極參加綠色種植;為了留住“長江的微笑”,他呼吁隊員加入到“變廢為寶,守護江豚”行動;為了保護母親河,他堅持監(jiān)測長江水質(zhì)。為了幫助老師和同學,他化身正能量小暖男。
他是大興路小學的大隊長李子涵,一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好少年。學習上,李子涵名列前茅,被評為“武漢市優(yōu)秀學生”。少先隊活動中,他主持學校開學典禮,擔任雷鋒館講解員。參加課外活動時,他在湖北省青少年橋牌錦標賽中榮獲湖北省團體賽第四名和雙人賽第四名。業(yè)余愛好上,李子涵喜歡打籃球,獲得了全國體育籃球?qū)I(yè)“四級證書”和市級籃球聯(lián)賽冠軍。
“李子涵品學兼優(yōu),對待學習積極主動,時刻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課堂上敢于提問”,大興路小學校長王繼承說,“在班上他還是數(shù)學小老師,既能自信地走上講臺為同學講解數(shù)學拔高題,也能利用課后時間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暖男”。
李子涵介紹說,他的學校作為全國第一所守護江豚示范校,定期開設(shè)江豚公益課堂,每年開展長江水質(zhì)監(jiān)測活動,探索長江水質(zhì)變化對江豚生存狀態(tài)的影響?!皩W校的環(huán)保理念在我的心中也播種下了愛江豚、愛自然的種子,因此我呼吁全校少先隊員參與保護母親河,守護江豚的志愿活動”,談到保護江豚行動,李子涵興致勃勃地說。
在2019年“變廢為寶,救助江豚”活動中,李子涵號召同學收集廢舊包裝盒、報紙、飲料瓶等廢品,將賣廢品籌得的3400元資金捐給了白暨豚基金會。熱衷環(huán)保的李子涵被評為“湖北省少年環(huán)保使者”和“武漢現(xiàn)代少年好習慣形象大使”,成為了學校的環(huán)保大使,進行了守護江豚的知識宣傳演講。在疫情期間,他通過線上方式攜手南京環(huán)保小使者,用“環(huán)?!敝黝}詩詞名篇為疫情攻堅戰(zhàn)加油。倡導垃圾分類行動中,他和學校老師一同拍攝垃圾分類的宣傳片,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利用微隊會時間向隊員們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呼吁同學們培養(yǎng)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藝術(shù)人才之星
11歲女孩參加80多場比賽頻拿大獎
5月31日,11歲的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504班學生陳睿妍再次作為主持人,站上學校慶六一演出活動的舞臺。
從三年級開始,陳睿妍就活躍于朗誦、主持領(lǐng)域,并頻獲大獎:東湖高新區(qū)中小學生藝術(shù)小人才綜藝比賽一等獎、武漢市教育局中小學生優(yōu)秀藝術(shù)人才綜藝比賽三等獎、“小小外交家”比賽武漢市一等獎、武漢市教育局中小學生“學憲法講憲法”主題演講比賽一等獎……
不僅如此,在拉丁舞、游泳、書法等方面,陳睿妍拿到的獎也特別多,還曾獲邀參加2019年維也納舞蹈節(jié)。學習上,她也一直名列前茅。光谷一小校長王萍自豪地說,這個孩子“文武雙全”。
平日里,陳睿妍放學回家后休息5分鐘,就開始定時做作業(yè);做完老師布置的功課后,她會休息5分鐘,再做培優(yōu)班作業(yè)?!岸〞r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約束,我做過試驗,不定時很容易不自覺地玩起來?!标愵ef,之后她還會跳跳舞、練練朗誦。
周末則更忙:從5歲起,陳睿妍就會一次練舞6小時,中間只休息10分鐘。升上五年級后,學業(yè)壓力加大,爸爸媽媽問她要不要放棄舞蹈,她仍堅持要練3小時。
“孩子非常有毅力。我算了下,她從6歲到現(xiàn)在已參加了80多場比賽、演出,平均每月兩次,一個挑戰(zhàn)接一個挑戰(zhàn),她都堅持下來了?!标愵e膵寢屶嚳≌f。
陳睿妍卻說,每次為了比賽、演出全力以赴,獲得較好的成績,都讓她特別有成就感,她珍惜每一次機會,會盡力去做好。
令人驚訝的是,陳睿妍的主持才能竟是被班主任曹秋莎發(fā)掘的。2018年,東湖高新區(qū)藝術(shù)小人才比賽開始報名,曹秋莎看陳睿妍沒報名,便鼓勵她試試報朗誦賽項?!瓣愵e綍r經(jīng)常帶朗讀,她語音準、語感好,我感覺她在朗誦上有天賦?!鄙頌槠胀ㄔ捠〖墱y試員的曹秋莎說。
當時離比賽還有一個月,每天中午曹秋莎帶著陳睿妍訓練,晚上,陳睿妍跟著曹老師錄下的音頻練,就這樣,她最后竟拿下了區(qū)一等獎、市三等獎。
全面發(fā)展之星
他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5月31日上午,在武漢市鐘家村寄宿學校的操場上,五年級學生劉曦遠在升旗儀式上代表班級,送少先隊員隊旗。
“在家長眼里,劉曦遠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班上同學們的眼里,劉曦遠就是全體同學學習的標桿。小小年紀的他不僅通過了鋼琴十級考試,同時還精通揚琴和小提琴等樂器,游泳等運動也不錯。班上的學生都很喜歡他,老師不在的時候,他就是班上的小老師?!卑嘀魅卫蠋熇蠲糇院赖亟榻B。
武漢市第十二屆藝術(shù)節(jié)一等獎、漢陽區(qū)中小學生“藝術(shù)小人才”比賽一等獎、全國優(yōu)秀特長生藝術(shù)展示活動湖北賽區(qū)硬筆書法特金獎……擺滿一桌的獎狀,是劉曦遠和媽媽陳莉用時間和汗水換來的。在陳莉看來,孩子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堅持體育運動,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堅韌。
5歲那年夏天,劉曦遠的媽媽帶他來到漢陽區(qū)體校游泳館學游泳。培訓時,身體條件合適的他很快被教練發(fā)現(xiàn),邀請他入隊進行專業(yè)訓練?!爸钡揭咔榍?,劉曦遠每天晚上都要去訓練一個半小時,只有過年過節(jié)能休息?!标惱蛘f,專業(yè)隊的教練很嚴格,孩子們訓練時需要不停地游,有時比賽輸了還會給他們加訓。雖然很辛苦,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這段經(jīng)歷也影響了他的性格,升入小學后他的學習習慣也受到影響。
在陳莉眼里,劉曦遠是個能吃苦的懂事孩子。在課業(yè)壓力不太大前,每天晚上練習一個半小時的游泳和半個小時以上的鋼琴。劉曦遠雖然感覺有些累,但課后媽媽給他買一杯奶茶,他就會覺得很開心。
作為同學眼里的“標桿”,劉曦遠在班上也十分受同學的喜愛。連續(xù)三年,劉曦遠都被同學們投票選為大隊委。老師要求推薦人回答問題,同學們的眼光也永遠會第一時間投向他。
體育、音樂樣樣精通,學習成績和同學關(guān)系都處理得很好,這種“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是怎樣養(yǎng)成的?陳莉說,相比孩子的堅持,家長的堅持更重要。“我?guī)缀跞殠Ш⒆?,不管是游泳還是練琴,我都會陪著他一起,孩子看到家長也在一起堅持,放棄的想法就會變小。”
戰(zhàn)疫朗讀之星
5歲學習拉丁舞 詩歌朗誦助力戰(zhàn)疫
勤奮好學、聰明伶俐,他是學習榜樣;熱愛集體,助人為樂,他是優(yōu)秀少先隊員干部。課堂上,他敢于提問,善于質(zhì)疑,靈活運用知識;課堂外,他廣泛閱讀,熱愛拉丁舞和朗誦,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他就是武漢市青山區(qū)鋼花小學603班的潘柳豪。
剛進入學校,潘柳豪就愛好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從一年級至今各科學習成績優(yōu)秀,在班級多次受到表揚,同時多次榮獲區(qū)級、校級“優(yōu)秀學生”等稱號。他活潑開朗、愛好廣泛,從五歲起學習朗誦和拉丁舞,獲得第七屆湖北省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一等獎、第三屆青山區(qū)小領(lǐng)讀者比賽一等獎、2020中國杯國際標準舞精英賽第二名等多個獎項。
小時候的潘柳豪看到別人跟著音樂起舞就被吸引住,喜歡上這個旋律,覺得很享受。下定決心學習拉丁舞的他,從五歲開始,平時每周去上兩到三次課,每次練習兩三個小時。潘柳豪的媽媽告訴記者,無論是刮風下雨,他都會風雨無阻去學習拉丁舞。即使生病發(fā)燒了,燒一退便趕著去練習。“我很熱愛舞蹈,很享受這個過程,”潘柳豪說道,“再苦再累,我都能堅持下去?!?/p>
“封城的日子里,就想北方的寒夜四季如春,家成為這個冬天最沒有退路的守望,2020,我們這樣靜待春天?!边@是疫情期間他的朗誦作品,富有感染力的朗誦安撫了大家的心。從五歲開始學習朗誦,字音、字形、斷句這些都是他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他表示,爆破音和情感的表達是朗誦里最需要注意的問題?!袄收b讓我能夠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去品味他們的情感,”他說,“朗誦還可以用自己的聲音傳遞力量,或許可以幫助到別人,我覺得很有意義?!?/p>
潘柳豪同學的媽媽是一位醫(yī)務(wù)工作者。疫情期間,為了讓媽媽能安心在疫情一線工作,他除了在家中照顧好自己、自覺學習,還擔負起照顧年邁的外公外婆的責任。在抗疫期間他利用自己的特長,錄制《這個冬天我們這樣迎來春天》《鼠年抗疫記》等抗疫朗誦作品,并在方艙醫(yī)院和學習強國播出,獲得了湖北廣播電視臺“戰(zhàn)疫朗讀之星稱號”。(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肖楊 狄鑫 向一帆 張裕 見習記者 王媛 實習生 賈培藝 統(tǒng)籌:鄒浩)
發(fā)表時間:2021-06-02 來源:湖北文明網(wǎng)
追逐生命里光臨身邊的每道光,讓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變得閃亮?!被鸨榇蠼媳钡囊磺渡倌辍?,唱出了人們對年少時初心信念的美好回憶。又一個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武漢市文明辦公布了2021年第一批“新時代好少年”名單。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其中多名優(yōu)秀小學生,他們品學兼優(yōu)、自強不息、關(guān)注環(huán)保、奉獻愛心,成長經(jīng)歷可以給更多學生和家長以啟示。
自強不息之星
聾啞少女成為身邊人的“解語花”
雖然家境貧寒、身體殘疾,但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五年級學生朱之怡依然樂觀陽光、仁愛善良。她不僅擅長舞蹈、畫畫、手工、足球,在校擔任文藝隊隊員和少先隊大隊長,更憑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成為身邊人的“解語花”,為他人送去愛和溫暖。
盡管天生聽力殘疾,但朱之怡在長期接受康復訓練后,幸運地保留了微弱的殘余聽力。借助微弱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優(yōu)勢,朱之怡主動當起了其他聾人同學的“翻譯”:同學讀不懂的應(yīng)用題,她幫忙細細解釋題意;同學理解不了數(shù)學倍數(shù)問題,她用畫線段的方式從視覺上幫大家理解;中午班上有人留班補習,她會記在心里幫同學把飯放在保溫箱里存放好。
“有她在,老師不管是上課還是班級管理都更加省心省力了?!卑嘀魅畏椒祭蠋煾嬖V極目新聞記者,二年級下學期時,有位叫樂樂(化名)的小男孩從普通學校轉(zhuǎn)來一聾校試讀,卻一直抗拒學習手語,雖然佩戴了人工耳蝸,但是只要注意力稍不集中,聽課和交流就都成了問題,剛轉(zhuǎn)學的樂樂性格十分內(nèi)向。
“后來朱之怡和樂樂成了同桌,只要碰到樂樂聽不明白的地方,朱之怡就在他耳邊放慢速度一字一句講給樂樂聽,她還經(jīng)常鼓勵樂樂相信自己?!狈椒祭蠋熣f,“倆人合作攻克的難題一旦順利解開,他們會互相擊掌慶祝一番?!庇辛酥熘@位暖心伴讀,樂樂變得越來越開朗,順利融入了新環(huán)境,家長原計劃的“試讀”也變成了“長讀”。
2020年疫情期間,朱之怡一家原本就艱難的條件變得更加舉步維艱,幸運的是,社會愛心人士和學校給她提供了愛心捐助。想到學校里的其他困難同學,朱之怡主動跟父母商量:“我們很幸運,遇到了這么多愛心人士,還有學校的關(guān)愛,可學校里還有的同學也很困難,他們也需要幫助,我們能不能也幫幫他們?!敝熘纳菩牡玫搅税职值闹С?,他們一起用捐助得到的錢購買了米、面、油、文具等價值近2000元的物品,通過學校以不留名方式捐贈給困難學生家庭,讓愛心得以傳遞和延續(xù)。
志愿服務(wù)之星
小小“外交家”用英文講述大美武漢
武漢軍運會期間,在漢街有一位小小志愿者,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向前來參觀的各國志愿者介紹美麗的大武漢,她就是湖北大學附屬小學學生張梓萌。
“很榮幸成為一名軍運會的志愿者,不僅讓我有機會向各位來賓介紹武漢,也向他們展示了武漢市市民的風采?!睆堣髅雀嬖V極目新聞記者,“所有的介紹內(nèi)容,都是提前準備好,然后翻譯成英文。不僅僅是要把稿件背熟,更要深刻地理解,能夠做到隨機應(yīng)變?!?/p>
軍運會期間,張梓萌利用節(jié)假時間來到志愿服務(wù)點,熱情熟練地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為各國運動員和教練員介紹中國和武漢歷史文化,武漢市精神文明建設(shè)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贈紀念證書對其志愿服務(wù)予以肯定。
除了作為軍運會的志愿者,今年寒假期間,張梓萌還參加了“小小外交家”活動,張梓萌告訴記者:“決賽現(xiàn)場抽簽之后,我抽到了‘為什么武漢很出名’的問題。我就在構(gòu)思該如何制作視頻和準備演講稿?!?/p>
熱干面、黃鶴樓、長江,張梓萌在三天時間內(nèi)制作的視頻,包含了武漢市的地標景點和特色美食。張梓萌隨后站上大舞臺用英語介紹中國武漢,講好武漢戰(zhàn)“疫”故事,最終榮獲比賽一等獎。不僅如此,她在疫情期間創(chuàng)作愛心繪畫作品,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信使微信公眾號平臺予以刊發(fā)。
不僅在國內(nèi)是一名小小志愿者,張梓萌還注重拓展志愿服務(wù)精神的國際化內(nèi)涵,當有機會前往英國時,她還積極參加英國游學雙語小教師活動,向當?shù)鼐用裰v述武漢故事。
張梓萌是愛心幫扶的山區(qū)小小志愿者;尊老敬老、熱愛勞動的社區(qū)小小志愿者;講述紅色文化的小小講解員,演繹愛心故事的CCTV中學頻道小小演員;還是抗擊疫情的小小戰(zhàn)士,主動關(guān)愛留守兒童的愛心姐姐。她帶動小志愿者和山區(qū)留守兒童一起攜手戰(zhàn)“疫”,共同成長,為他們架起了一座跨越千里的愛心之橋。
環(huán)境保護之星
正能量小暖男監(jiān)測水質(zhì)守護江豚
為了讓城市多點綠色,他積極參加綠色種植;為了留住“長江的微笑”,他呼吁隊員加入到“變廢為寶,守護江豚”行動;為了保護母親河,他堅持監(jiān)測長江水質(zhì)。為了幫助老師和同學,他化身正能量小暖男。
他是大興路小學的大隊長李子涵,一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好少年。學習上,李子涵名列前茅,被評為“武漢市優(yōu)秀學生”。少先隊活動中,他主持學校開學典禮,擔任雷鋒館講解員。參加課外活動時,他在湖北省青少年橋牌錦標賽中榮獲湖北省團體賽第四名和雙人賽第四名。業(yè)余愛好上,李子涵喜歡打籃球,獲得了全國體育籃球?qū)I(yè)“四級證書”和市級籃球聯(lián)賽冠軍。
“李子涵品學兼優(yōu),對待學習積極主動,時刻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課堂上敢于提問”,大興路小學校長王繼承說,“在班上他還是數(shù)學小老師,既能自信地走上講臺為同學講解數(shù)學拔高題,也能利用課后時間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暖男”。
李子涵介紹說,他的學校作為全國第一所守護江豚示范校,定期開設(shè)江豚公益課堂,每年開展長江水質(zhì)監(jiān)測活動,探索長江水質(zhì)變化對江豚生存狀態(tài)的影響。“學校的環(huán)保理念在我的心中也播種下了愛江豚、愛自然的種子,因此我呼吁全校少先隊員參與保護母親河,守護江豚的志愿活動”,談到保護江豚行動,李子涵興致勃勃地說。
在2019年“變廢為寶,救助江豚”活動中,李子涵號召同學收集廢舊包裝盒、報紙、飲料瓶等廢品,將賣廢品籌得的3400元資金捐給了白暨豚基金會。熱衷環(huán)保的李子涵被評為“湖北省少年環(huán)保使者”和“武漢現(xiàn)代少年好習慣形象大使”,成為了學校的環(huán)保大使,進行了守護江豚的知識宣傳演講。在疫情期間,他通過線上方式攜手南京環(huán)保小使者,用“環(huán)?!敝黝}詩詞名篇為疫情攻堅戰(zhàn)加油。倡導垃圾分類行動中,他和學校老師一同拍攝垃圾分類的宣傳片,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利用微隊會時間向隊員們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呼吁同學們培養(yǎng)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藝術(shù)人才之星
11歲女孩參加80多場比賽頻拿大獎
5月31日,11歲的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504班學生陳睿妍再次作為主持人,站上學校慶六一演出活動的舞臺。
從三年級開始,陳睿妍就活躍于朗誦、主持領(lǐng)域,并頻獲大獎:東湖高新區(qū)中小學生藝術(shù)小人才綜藝比賽一等獎、武漢市教育局中小學生優(yōu)秀藝術(shù)人才綜藝比賽三等獎、“小小外交家”比賽武漢市一等獎、武漢市教育局中小學生“學憲法講憲法”主題演講比賽一等獎……
不僅如此,在拉丁舞、游泳、書法等方面,陳睿妍拿到的獎也特別多,還曾獲邀參加2019年維也納舞蹈節(jié)。學習上,她也一直名列前茅。光谷一小校長王萍自豪地說,這個孩子“文武雙全”。
平日里,陳睿妍放學回家后休息5分鐘,就開始定時做作業(yè);做完老師布置的功課后,她會休息5分鐘,再做培優(yōu)班作業(yè)。“定時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約束,我做過試驗,不定時很容易不自覺地玩起來。”陳睿妍說,之后她還會跳跳舞、練練朗誦。
周末則更忙:從5歲起,陳睿妍就會一次練舞6小時,中間只休息10分鐘。升上五年級后,學業(yè)壓力加大,爸爸媽媽問她要不要放棄舞蹈,她仍堅持要練3小時。
“孩子非常有毅力。我算了下,她從6歲到現(xiàn)在已參加了80多場比賽、演出,平均每月兩次,一個挑戰(zhàn)接一個挑戰(zhàn),她都堅持下來了?!标愵e膵寢屶嚳≌f。
陳睿妍卻說,每次為了比賽、演出全力以赴,獲得較好的成績,都讓她特別有成就感,她珍惜每一次機會,會盡力去做好。
令人驚訝的是,陳睿妍的主持才能竟是被班主任曹秋莎發(fā)掘的。2018年,東湖高新區(qū)藝術(shù)小人才比賽開始報名,曹秋莎看陳睿妍沒報名,便鼓勵她試試報朗誦賽項?!瓣愵e綍r經(jīng)常帶朗讀,她語音準、語感好,我感覺她在朗誦上有天賦?!鄙頌槠胀ㄔ捠〖墱y試員的曹秋莎說。
當時離比賽還有一個月,每天中午曹秋莎帶著陳睿妍訓練,晚上,陳睿妍跟著曹老師錄下的音頻練,就這樣,她最后竟拿下了區(qū)一等獎、市三等獎。
全面發(fā)展之星
他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5月31日上午,在武漢市鐘家村寄宿學校的操場上,五年級學生劉曦遠在升旗儀式上代表班級,送少先隊員隊旗。
“在家長眼里,劉曦遠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班上同學們的眼里,劉曦遠就是全體同學學習的標桿。小小年紀的他不僅通過了鋼琴十級考試,同時還精通揚琴和小提琴等樂器,游泳等運動也不錯。班上的學生都很喜歡他,老師不在的時候,他就是班上的小老師。”班主任老師李敏自豪地介紹。
武漢市第十二屆藝術(shù)節(jié)一等獎、漢陽區(qū)中小學生“藝術(shù)小人才”比賽一等獎、全國優(yōu)秀特長生藝術(shù)展示活動湖北賽區(qū)硬筆書法特金獎……擺滿一桌的獎狀,是劉曦遠和媽媽陳莉用時間和汗水換來的。在陳莉看來,孩子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堅持體育運動,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堅韌。
5歲那年夏天,劉曦遠的媽媽帶他來到漢陽區(qū)體校游泳館學游泳。培訓時,身體條件合適的他很快被教練發(fā)現(xiàn),邀請他入隊進行專業(yè)訓練。“直到疫情前,劉曦遠每天晚上都要去訓練一個半小時,只有過年過節(jié)能休息?!标惱蛘f,專業(yè)隊的教練很嚴格,孩子們訓練時需要不停地游,有時比賽輸了還會給他們加訓。雖然很辛苦,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這段經(jīng)歷也影響了他的性格,升入小學后他的學習習慣也受到影響。
在陳莉眼里,劉曦遠是個能吃苦的懂事孩子。在課業(yè)壓力不太大前,每天晚上練習一個半小時的游泳和半個小時以上的鋼琴。劉曦遠雖然感覺有些累,但課后媽媽給他買一杯奶茶,他就會覺得很開心。
作為同學眼里的“標桿”,劉曦遠在班上也十分受同學的喜愛。連續(xù)三年,劉曦遠都被同學們投票選為大隊委。老師要求推薦人回答問題,同學們的眼光也永遠會第一時間投向他。
體育、音樂樣樣精通,學習成績和同學關(guān)系都處理得很好,這種“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是怎樣養(yǎng)成的?陳莉說,相比孩子的堅持,家長的堅持更重要?!拔?guī)缀跞殠Ш⒆?,不管是游泳還是練琴,我都會陪著他一起,孩子看到家長也在一起堅持,放棄的想法就會變小?!?/p>
戰(zhàn)疫朗讀之星
5歲學習拉丁舞 詩歌朗誦助力戰(zhàn)疫
勤奮好學、聰明伶俐,他是學習榜樣;熱愛集體,助人為樂,他是優(yōu)秀少先隊員干部。課堂上,他敢于提問,善于質(zhì)疑,靈活運用知識;課堂外,他廣泛閱讀,熱愛拉丁舞和朗誦,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他就是武漢市青山區(qū)鋼花小學603班的潘柳豪。
剛進入學校,潘柳豪就愛好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從一年級至今各科學習成績優(yōu)秀,在班級多次受到表揚,同時多次榮獲區(qū)級、校級“優(yōu)秀學生”等稱號。他活潑開朗、愛好廣泛,從五歲起學習朗誦和拉丁舞,獲得第七屆湖北省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一等獎、第三屆青山區(qū)小領(lǐng)讀者比賽一等獎、2020中國杯國際標準舞精英賽第二名等多個獎項。
小時候的潘柳豪看到別人跟著音樂起舞就被吸引住,喜歡上這個旋律,覺得很享受。下定決心學習拉丁舞的他,從五歲開始,平時每周去上兩到三次課,每次練習兩三個小時。潘柳豪的媽媽告訴記者,無論是刮風下雨,他都會風雨無阻去學習拉丁舞。即使生病發(fā)燒了,燒一退便趕著去練習?!拔液軣釔畚璧?,很享受這個過程,”潘柳豪說道,“再苦再累,我都能堅持下去?!?/p>
“封城的日子里,就想北方的寒夜四季如春,家成為這個冬天最沒有退路的守望,2020,我們這樣靜待春天?!边@是疫情期間他的朗誦作品,富有感染力的朗誦安撫了大家的心。從五歲開始學習朗誦,字音、字形、斷句這些都是他需要掌握的基本功。他表示,爆破音和情感的表達是朗誦里最需要注意的問題?!袄收b讓我能夠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去品味他們的情感,”他說,“朗誦還可以用自己的聲音傳遞力量,或許可以幫助到別人,我覺得很有意義?!?/p>
潘柳豪同學的媽媽是一位醫(yī)務(wù)工作者。疫情期間,為了讓媽媽能安心在疫情一線工作,他除了在家中照顧好自己、自覺學習,還擔負起照顧年邁的外公外婆的責任。在抗疫期間他利用自己的特長,錄制《這個冬天我們這樣迎來春天》《鼠年抗疫記》等抗疫朗誦作品,并在方艙醫(yī)院和學習強國播出,獲得了湖北廣播電視臺“戰(zhàn)疫朗讀之星稱號”。(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肖楊 狄鑫 向一帆 張裕 見習記者 王媛 實習生 賈培藝 統(tǒng)籌:鄒浩)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辦公室主辦
技術(shù)支持:荊楚網(wǎng)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