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很忙,所以對她的采訪也是一再推遲,直到9月1日才有時間。就是在采訪當中,還有患者打進電話,向她詢問如何用藥。忙碌,一絲不茍,這是張繼先現(xiàn)在的工作狀態(tài)。
前不久,第九屆湖北省道德模范候選人名單發(fā)布,張繼先在候選名單之列。
第一個上報新冠肺炎疫情:相信按程序做就是對的
提到張繼先,就不能不提到“疫情上報第一人”這個稱號。
張繼先
2020年2月6日,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了《關于給予張定宇和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的決定》。文件中寫道,張繼先以超強的專業(yè)敏感意識,最早判斷并堅持上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是醫(yī)院救治一線的“帶頭人”。
這份最早的報告是2019年12月27日遞交的。2019年12月26日上午,張繼先在專家門診時,接診了家住醫(yī)院附近小區(qū)的兩位老人。兩人因發(fā)燒、咳嗽就醫(yī),拍出來的胸部CT片,卻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
張繼先讓老人叫來其兒子做檢查,兒子沒有任何癥狀,但CT顯示肺上也有特殊表現(xiàn)。
同日,還有一位華南海鮮市場商戶,存在同樣的發(fā)燒、咳嗽和肺部表現(xiàn)。張繼先憑著對傳染病疫情的高度敏感,給這些病人做了多項流感相關檢查,結果全部呈陰性,從而排除了流感。
第二天,她及時把四人的情況向醫(yī)院領導匯報,醫(yī)院迅速上報江漢區(qū)疾控中心。這份報告也為后來武漢和全國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在又一次回顧了這段故事后,極目新聞記者問了張繼先一個問題:有沒有擔心過,如果當時把情況判斷得太過嚴重,出現(xiàn)偏差怎么辦?
張繼先平靜地回答:“沒有考慮過后果,因為作為醫(yī)務工作者,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告訴我們,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我們相信,按照程序做,就是對的。”
組建“健康到家”工作隊:把居民健康一管到家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變化,社會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張繼先和同事們的精力也轉到了如何更好地服務患者上。
張繼先
2021年,作為黨員下沉到社區(qū)的張繼先發(fā)現(xiàn),醫(yī)院附近的一些老舊社區(qū),因為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不知道如何在網上預約掛號,網上開通的便民服務,他們享受不到,只能自己到醫(yī)院來。可這一來,不僅老人來回奔波要受累,子女還要請假陪著。而且回到家,老人自我的健康管理常常走樣,比如忘記吃藥、復查,這都不利于病情恢復。
張繼先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發(fā)的買菜接龍小程序受到啟發(fā),于是她提出,黨員醫(yī)生下沉到社區(qū)的網格中去,“一個社區(qū),一個健康站;一個網格,一個健康哨?!秉h員醫(yī)生以“健康哨”的形式進入社區(qū)網格,能及時幫助居民特別是老年人,解決預約、掛號、用藥、復查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真正做到把居民健康一管到家,成為老百姓身邊的健康管家。2021年12月31日“張繼先健康到家工作隊”成立以來,全院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踴躍報名參加,爭當老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張繼先還針對老百姓的需求,結合時令,定期開展社區(qū)健康知識講座,“社區(qū)開單子,醫(yī)院出醫(yī)生”,講的是老百姓關心的防病治病、保健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今年到7月就講了10多次,很受居民歡迎。
忙碌而充滿溫情的工作:電話和微信中幫助患者
張繼先辦公室的墻上,幾張合影里,口罩的出現(xiàn)和消失,反映著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的過程。對張繼先來說,現(xiàn)在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看到市民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往日的煙火氣回來了,她也感到很欣慰。
“現(xiàn)在病人雖然多,但是周轉也快,多數(shù)住院的病人一周以內就可以出院了?!睆埨^先說,這樣可以降低病人負擔,提高病床利用率。能做到這一點,也是因為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讓精準治療成為可能?!安煌姆窝祝≡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F(xiàn)在我們對病原菌找得準了,用藥更有針對性了,住院治療的時間就自然縮短了?!?/p>
在采訪過程中,還有患者給張繼先打電話。她說,不少老年患者,包括外地的患者,都會用電話、微信等方式,討論病情進展,調整用藥量,“我現(xiàn)在微信里加了多少患者好友自己都不知道”。
前段時間,一位在張繼先這里看病的鄂州患者,因為療效不錯,復診的時候一口氣拉來了十多名病友?!叭罕娦湃挝覀?,我們當然要讓他們看到療效,這就是醫(yī)生的口碑?!睆埨^先笑著說。(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攝影記者 劉中燦)
發(fā)表時間:2023-09-13 來源:湖北文明網
作為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很忙,所以對她的采訪也是一再推遲,直到9月1日才有時間。就是在采訪當中,還有患者打進電話,向她詢問如何用藥。忙碌,一絲不茍,這是張繼先現(xiàn)在的工作狀態(tài)。
前不久,第九屆湖北省道德模范候選人名單發(fā)布,張繼先在候選名單之列。
第一個上報新冠肺炎疫情:相信按程序做就是對的
提到張繼先,就不能不提到“疫情上報第一人”這個稱號。
張繼先
2020年2月6日,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了《關于給予張定宇和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的決定》。文件中寫道,張繼先以超強的專業(yè)敏感意識,最早判斷并堅持上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是醫(yī)院救治一線的“帶頭人”。
這份最早的報告是2019年12月27日遞交的。2019年12月26日上午,張繼先在專家門診時,接診了家住醫(yī)院附近小區(qū)的兩位老人。兩人因發(fā)燒、咳嗽就醫(yī),拍出來的胸部CT片,卻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
張繼先讓老人叫來其兒子做檢查,兒子沒有任何癥狀,但CT顯示肺上也有特殊表現(xiàn)。
同日,還有一位華南海鮮市場商戶,存在同樣的發(fā)燒、咳嗽和肺部表現(xiàn)。張繼先憑著對傳染病疫情的高度敏感,給這些病人做了多項流感相關檢查,結果全部呈陰性,從而排除了流感。
第二天,她及時把四人的情況向醫(yī)院領導匯報,醫(yī)院迅速上報江漢區(qū)疾控中心。這份報告也為后來武漢和全國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在又一次回顧了這段故事后,極目新聞記者問了張繼先一個問題:有沒有擔心過,如果當時把情況判斷得太過嚴重,出現(xiàn)偏差怎么辦?
張繼先平靜地回答:“沒有考慮過后果,因為作為醫(yī)務工作者,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告訴我們,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我們相信,按照程序做,就是對的?!?/p>
組建“健康到家”工作隊:把居民健康一管到家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變化,社會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張繼先和同事們的精力也轉到了如何更好地服務患者上。
張繼先
2021年,作為黨員下沉到社區(qū)的張繼先發(fā)現(xiàn),醫(yī)院附近的一些老舊社區(qū),因為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不知道如何在網上預約掛號,網上開通的便民服務,他們享受不到,只能自己到醫(yī)院來。可這一來,不僅老人來回奔波要受累,子女還要請假陪著。而且回到家,老人自我的健康管理常常走樣,比如忘記吃藥、復查,這都不利于病情恢復。
張繼先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發(fā)的買菜接龍小程序受到啟發(fā),于是她提出,黨員醫(yī)生下沉到社區(qū)的網格中去,“一個社區(qū),一個健康站;一個網格,一個健康哨。”黨員醫(yī)生以“健康哨”的形式進入社區(qū)網格,能及時幫助居民特別是老年人,解決預約、掛號、用藥、復查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真正做到把居民健康一管到家,成為老百姓身邊的健康管家。2021年12月31日“張繼先健康到家工作隊”成立以來,全院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踴躍報名參加,爭當老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張繼先還針對老百姓的需求,結合時令,定期開展社區(qū)健康知識講座,“社區(qū)開單子,醫(yī)院出醫(yī)生”,講的是老百姓關心的防病治病、保健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今年到7月就講了10多次,很受居民歡迎。
忙碌而充滿溫情的工作:電話和微信中幫助患者
張繼先辦公室的墻上,幾張合影里,口罩的出現(xiàn)和消失,反映著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的過程。對張繼先來說,現(xiàn)在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看到市民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往日的煙火氣回來了,她也感到很欣慰。
“現(xiàn)在病人雖然多,但是周轉也快,多數(shù)住院的病人一周以內就可以出院了?!睆埨^先說,這樣可以降低病人負擔,提高病床利用率。能做到這一點,也是因為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讓精準治療成為可能。“不同的肺炎,病原菌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F(xiàn)在我們對病原菌找得準了,用藥更有針對性了,住院治療的時間就自然縮短了。”
在采訪過程中,還有患者給張繼先打電話。她說,不少老年患者,包括外地的患者,都會用電話、微信等方式,討論病情進展,調整用藥量,“我現(xiàn)在微信里加了多少患者好友自己都不知道”。
前段時間,一位在張繼先這里看病的鄂州患者,因為療效不錯,復診的時候一口氣拉來了十多名病友。“群眾信任我們,我們當然要讓他們看到療效,這就是醫(yī)生的口碑?!睆埨^先笑著說。(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攝影記者 劉中燦)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