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三弦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A-   A+
發(fā)表時間:2024年11月21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wǎng)

鄖西三弦是流行于原鄖陽地區(qū)(今十堰市)的一種彈唱藝術,因其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又以鄖西縣最為流行,故而得名。這種曲藝形式在鄖西縣及附近各縣流傳,已有近200年歷史。鄖西三弦于2009年被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評為“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鄖西三弦煥發(fā)新生機。

鄖西三弦樂聲悠悠傳雅韻。

三弦是中國傳統(tǒng)彈撥樂器,其最早產(chǎn)生于秦代,稱為“弦鼗”。元代以后,三弦便在全國流行起來。

三弦由琴頭、弦軸、山口、琴桿、鼓框、皮膜、琴馬和琴弦等組成。音箱略呈圓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音色粗獷、豪放。種類上主要分為大三弦、中三弦和小三弦(南音三弦)。大三弦長115厘米左右,流行于北方,音色低沉響亮,主要用于北方大鼓、評書演唱;中三弦長110厘米左右,流行于河南、鄂西北、陜西,音色悠揚渾厚,主要用于河南大調(diào)曲子、越調(diào),鄂西北民間小調(diào)和陜西眉戶、清曲的演唱。小三弦長90厘米左右,流行于南方,音色明亮而清脆,主要用于福建南音、江南絲音、昆劇、京劇等。

經(jīng)考證,鄖西三弦大約形成于清道光年間。相傳,當時鄖西縣馬安鎮(zhèn)惠家河村住著一位叫劉家江的江湖藝人,長于三弦彈唱,常年賣藝為生。

據(jù)馬安鎮(zhèn)劉氏家譜記載:劉家江的祖上大約在1750年前后遷居馬安鎮(zhèn)惠家河村,祖籍福建永安,那里正是南音三弦、大腔戲最為流行的地區(qū)。因劉家祖上將南音三弦?guī)肓肃y西,所以劉家江從小就能彈會唱。

為了糊口,劉家江經(jīng)常穿梭于湖北、河南、陜西等地賣唱。為了迎合當?shù)厝说男蕾p習慣,他刻意收集、研究各地的民間音樂,從中汲取精華,豐富聲腔藝術。經(jīng)過長期不斷地糅合、創(chuàng)新和實踐,他逐步將陜西眉戶、清曲和河南大調(diào)曲子、南越調(diào)等融入到鄖西地方小曲小調(diào)之中,并與本地語言音調(diào)相結合產(chǎn)生新的腔體。于是,一種獨具鄖西地方特色的民間戲曲曲種——鄖西三弦誕生了。

據(jù)《中國曲藝志》及相關文獻記載,在1850年左右,鄖西三弦的曲牌和曲目初步定型后,便受到了鄖西民間藝人的接納和追捧。于是,鄖西三弦這種膾炙人口的文藝演唱形式便迅速在鄖西民間和周邊地區(qū)傳播開來。

傳統(tǒng)鄖西三弦的表演形式以“坐唱”為主,俗稱“鬧地玩兒”。這種表現(xiàn)形式,不分場合、不計環(huán)境,無需大鑼大鼓,不必粉飾著裝,逢年過節(jié),或農(nóng)閑之時,或誰家操辦喜事,三五成眾圍成一圈,幾個人坐在一起,一把弦兒、一副板兒或一只碟子,自彈自唱,或你彈他唱,或一唱眾幫。敘掌故、道歷史、話俏皮、逗詼諧,家長里短,生動活潑。

“春景兒天,春景兒天,對對燕子繞上云端,楊樹葉兒青哪好一似菱花綻吶。戲耍秋千,熱鬧喲一聲喧,正值得玉樓醉倒杏花天,醉了也是好啊,倒睡在長春院吶……”這是曲牌為“四小景”中關于春天的唱段,歌詞表現(xiàn)出濃厚的鄉(xiāng)土生活氣息。在當時文藝生活較為匱乏的年代,鄖西三弦豐富了鄖西山鄉(xiāng)人民群眾的生活。

上世紀20年代,三弦演奏在鄖西鄉(xiāng)村廣泛流行,演唱題材豐富多彩,表演曲目既有大開大合的《滿江紅》《太平年》《蒼龍下海》,又有小橋流水的《斷橋》《鬧五更》……這些傳統(tǒng)三弦的曲目和曲牌為我們留存下了寶貴的原生態(tài)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資源。

鄖西三弦旋律自成體系,曲牌獨具特色,唱腔悠揚婉轉。因此,上世紀80年代,鄖西三弦被錄入《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湖北分卷》《中國音樂志》和《中國戲曲曲藝大詞典》,由此,鄖西三弦成了當時全國八十三個地方曲種之一。

在傳承過程中,鄖西三弦積累了豐富的唱腔曲牌,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唱腔。它鮮明的地方特色主要靠這些唱腔來體現(xiàn),演唱時,按需所用,靈活變化。其主要曲牌共有40多種,按其使用情況,可分為核心唱腔、變體唱腔、輔助曲牌等三大類。這些曲牌有的長于敘事,有的長于抒情,有的長于諷刺。

核心唱腔是指經(jīng)常使用,并起核心作用的曲牌,主要有“越調(diào)頭”“越調(diào)尾”“慢訴”“緊訴”“背宮”“背宮頭”“背宮尾”“寄生草”等20余種。最具特點的“越調(diào)頭”“越調(diào)尾”構成了鄖西三弦音樂的基本形態(tài)?!霸秸{(diào)頭”由三個樂句組成,用于整個折子的開頭,在一個折子中只能使用一次。例如傳統(tǒng)鄖西三弦《畫紗燈》的開場白:雅韻兒優(yōu)樹葉兒青哎,請一個丹呀青畫兒扇紗燈,你將那有情有義的故事畫上幾層……唱完這三句就要使用另一個曲牌。

變體唱腔則由核心唱腔改造、演變而來,它的作用是豐富核心唱腔的表現(xiàn)力。主要曲牌有“詩片”“斷橋”“疊落金錢”等10余種。如曲牌為“詩片”的《秦瓊觀陣》唱段:羅成馬上一聲稟哪哎,尊一聲哪秦二哥細聽分明哪,這一陣可不比別的陣哪,登洲城可不比別的洲城哪……這些唱段在折子中起到了豐富作品內(nèi)容、增強作品表現(xiàn)力的作用。

輔助曲牌是穿插在核心唱牌中間起著幫腔作用的襯句,主要曲牌有“三朵花兒”“銀紐絲兒”“剪剪花”“大釘缸”“太平年”“滿江紅”“蒼龍下海”“雪花飄”“四季相思”“清平調(diào)”“梳妝臺”等10余種。例如曲牌“雪花飄”的唱段:嘩啦啦把門開,嘩啦啦把門開,開開門來原來是張秀才,你那里施一禮,奴這向你躬身下個拜……

鄖西三弦的曲牌在演唱中肩負著各自不同的分工和作用。如“八板頭”“八板尾”主要用于開場和收尾;“慢數(shù)”“緊數(shù)”“疊落金錢”等曲牌主要用于敘述;“徵調(diào)”“打洞”“梳妝臺”等曲牌用于說理講情;“雪花飄”“剪剪花”“釘缸”等曲牌用于表達愉快、喜悅的心情;“四小景”“清平調(diào)”等曲牌的作用是有詠景抒情;“哭五更”等曲牌用于抒發(fā)凄切悲涼的心情;“吹腔”等曲牌用于譴責和諷刺;“四季相思”等曲牌用于表達相思的情感;“滿江紅”“銀紐樂”“背弓”等曲牌長于敘事、抒情和抒發(fā)深刻細膩的內(nèi)心情感……

據(jù)鄖西三弦第四代傳承人查茂華介紹,鄖西三弦的曲牌唱詞十分講究,一部分屬于絕律詩體,一部分屬于元曲式的長短句,不同曲牌的唱詞都有固定、嚴格的字數(shù)、句數(shù)、句式、平仄、韻腳和字詞結構要求。例如“背弓”曲牌詞句的組合方式是:第一、二樂句是7字句,第三、四樂句是(3+7)字的10字句。這是基本背弓曲牌詞句的組合方式。有時根據(jù)情節(jié)的需要,在第三和第四樂句之間,還可以增加叫做“寄生草”的小曲牌,它的組合方式是兩個5字句組成,但它不能單獨使用,屬第三樂句的補充。在第四樂句中,有時為了熱烈緊湊的敘事,激情奔放的抒情,要加一段垛板,樂句根據(jù)需要可長可短,是3字句或4字句組成。

每一個鄖西三弦的折子所使用的曲調(diào)都是由不同的曲牌疊加而成的,創(chuàng)作時要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輕、重、緩、急和人物的喜、怒、哀、樂來選擇不同的曲牌,然后把填好唱詞的這些曲牌連成一體,這樣才能組合成一部完整的生動優(yōu)美的演唱曲目。例如,鄖西三弦《拷打紅娘》使用的是“背宮頭”“斷橋”“疊落金錢”“越調(diào)尾”四曲牌的組合體。而在鄖西三弦《構葉好處多》的折子中,使用了“越調(diào)頭”“慢訴”“緊訴”“背宮頭”“寄生草”“背宮尾”“斷橋”“疊落金錢”“銀鈕絲”“剪剪花”“大釘缸”“吹腔”“打洞”“詩片”“三朵花”“背宮”“垛子”“越調(diào)尾”等十八個曲牌。

正因為鄖西三弦有不同曲牌、調(diào)式和板式的變化,所以它既能盡情吟詠人世間的真善美,又可痛斥譴責人類靈魂深處的假惡丑;既能表現(xiàn)氣勢高昂、歡快愉悅的激動情緒,又可抒發(fā)失意思戀、幽怨悲凄的傷懷情感,這正是鄖西三弦征服聽眾的魅力所在。

傳統(tǒng)的鄖西三弦,因其所處的時代不同,決定了它在創(chuàng)作中的不足,主要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上的平鋪直敘,音樂旋律上的緩慢冗長,表現(xiàn)形式上的相對單一。

隨著時代變化,人們對鄖西三弦的應用和發(fā)展提出了新要求。為發(fā)揚光大凝結了數(shù)代人心血的鄖西三弦,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以查茂華為代表的新一代鄖西三弦傳承人,在不斷的探索中,努力尋找鄖西三弦的旋律節(jié)拍與新時代脈搏跳動的結合點,不斷升華創(chuàng)新,在繼承傳統(tǒng)鄖西三弦精髓的基礎上,按照當代人的審美要求,取其精髓,兼收并蓄,對三弦曲牌、音樂旋律、唱詞和表演形式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和創(chuàng)新,賦予它新的審美情趣,使詞句表達更加簡潔明快,彈唱風格更加獨特豐富,表演更加扣人心弦。通過改編,鄖西三弦展現(xiàn)出了清新脫俗的藝術特色,煥發(fā)出了新的藝術生機。

新時期,鄖西三弦以“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唱新時代,弘揚正氣、鼓勵奮進”為己任,對三弦的字、詞、句章精心改編創(chuàng)作,力求故事的情節(jié)曲折生動、起伏跌宕;歌詞語言簡明扼要、生動活潑。例如新編鄖西三弦《飛升崖的傳說》,用“八板頭”開頭,唱詞為:“巍巍武當山,勝景遍山巒,道教圣地冠華夏,美妙的神話五洲傳”。短短四句,便向觀眾展示出一幅巍峨秀麗、景群遍布的武當畫卷,同時設下懸念。折子結束時又用“八板尾”結尾,唱詞是:“師傅巧施美人計,試出真善美奇男,至仁至愛成正果,飛身崖,萬丈淵,點化真武成大仙?!庇质嵌潭趟木洌c明了全折子的主題,讓觀眾回味無窮。

三弦的曲牌是三弦填詞寫譜時所用曲調(diào)調(diào)名的總稱。傳統(tǒng)三弦的曲牌大多是歷史上人們保留下來的相對優(yōu)美動聽的曲調(diào),但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這些曲牌也存在繁縟、冗長、音樂低沉等不足。

為了適應新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充實和擴展三弦的音樂曲牌,鄖西三弦的傳承人,沿用傳統(tǒng)鄖西三弦曲牌的形成規(guī)律和特色韻律,改良現(xiàn)代民間流行的小曲小調(diào),形成了新的曲牌,如“花甲癸”“情絲絲”“夜靜思”“新婚樂”“七夕呤”“歡慶鑼鼓”“山歌”“山外山”等,這些新編曲牌為鄖西三弦注入了新鮮血液,開辟了嶄新的藝術空間。同時對傳統(tǒng)曲牌進行加工和提煉,如《三退紅包》折子在使用“八板頭”曲牌開頭時,為達到開板行腔先聲奪人、一鳴驚人、震動人心的效果,第一樂句用了三個音節(jié),落音為中音5,比老曲牌增加了一個音節(jié),提高了一個大三度;第二樂句用了六個音節(jié),落音為中音5,比老曲牌增加了三個音節(jié),音階提高了整八度;第三樂句用了六個音節(jié),落音為中音1,比老曲牌增加了二個音節(jié),落音相同;第四樂句用了六個音節(jié),落音為低音5,比老曲牌增加了一個音節(jié),落音相同。這種改編,使音韻更加高亢,聲腔更加引人入勝。

在表演形式上,鄖西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探索三弦的舞臺表演,他們吸取表演唱、伴舞唱、朗誦唱、說說唱唱等形式的長處,逐步將呆板“坐唱”的鄖西三弦,演變成為一種“演、奏、舞多層次展示,音、光、美全方位調(diào)度,角色說唱分合自如”的創(chuàng)新版鄖西三弦。在伴奏方面,也增加了笛子、二胡、吉他等其他樂器。

走上了現(xiàn)代文藝的舞臺的鄖西三弦的唱詞結構,在嚴格繼承“長短句式”這一傳統(tǒng)鄖西三弦曲牌精髓的同時,又克服其過于平鋪直敘、繁縟冗長的不足。用簡短的詞句表現(xiàn)新時代新人、新事、新風貌,用簡潔的描述介紹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使觀眾的思想情感,伴隨劇中人物的表現(xiàn),一同嬉笑怒罵,一同悲歡離合。

例如,鄖西三弦《深山紅燭》,將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胡安梅的故事改編成了舞臺劇目,收到了良好的表演效果:教師胡安梅,美名傳四方,安貧樂教終不悔,粉筆春秋寫呀華章。秦嶺山脈哎火地溝,山大人稀八溝七梁,村民世代與書無緣,七十年代才辦呀學堂,安梅父執(zhí)教二十二載,粉塵灰末發(fā)呀染霜,臨死前留下了墊付學費欠條一呀張張……

經(jīng)歷了近四十年的風雨洗禮,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傳承人的不懈努力下,鄖西三弦獲得了新生,藝術創(chuàng)新結下累累碩果。

1975年,鄖西三弦《刀對鞘》首次在洪山禮堂參加全省文藝匯演。1980年,鄖陽地區(qū)編纂《鄖西三弦曲牌、唱段選》。1987年7月5日,鄖西三弦《啞娃奇遇》由省廣播電臺錄音對全國廣播。1997年,鄖西三弦《三退紅包》獲“第七屆群星獎”曲藝類提名獎。2000年9月,鄖西三弦《行長與狀元》獲十堰市金融系統(tǒng)文藝會演二等獎,并獲2002年鄖西縣“五四杯”創(chuàng)作展演一等獎。2004年,在十堰市舉辦的“黃鶴美育節(jié)”大賽中,《深山紅燭》榮獲一等獎。2006年,表演的《飛身崖傳說》獲湖北省“楚天群星”獎曲藝表演類銀獎,并在十堰市第三屆民歌大賽中榮獲金獎。2008年,在十堰市“柳林春曉杯”音樂匯演大賽中,創(chuàng)作的新編鄖西三弦《一江清水進北京》榮獲金獎。2011年七夕節(jié),鄖西三弦《織女回鄉(xiāng)》首次登上了中央電視臺,古樸渾厚的唱腔及精湛藝術的表演在全國產(chǎn)生了轟動。

從2012年至今,鄖西三弦日新月異,所獲榮譽不斷。2012年創(chuàng)作的鄖西三弦《丹水橘香》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jié)——全國曲藝優(yōu)秀節(jié)目展演獎、全國曲藝牡丹提名獎和湖北省藝術節(jié)最高獎“楚天群星獎”;2013年,鄖西三弦《我家門前一條河》榮獲第十二屆湖北省曲藝“百花書會”表演類二等獎;2018年,鄖西三弦《魏登殿“送禮”》榮獲湖北省第三屆藝術節(jié)優(yōu)秀文藝作品,并被作為黨風廉政優(yōu)質(zhì)作品在湖北省紀委監(jiān)委網(wǎng)站宣傳推介;2021年,編創(chuàng)的紅廉劇目鄖西三弦作品《紅軍買饃記》在全縣開展“紀法教育進鄉(xiāng)村”巡回演出,使廉政文化教育在基層農(nóng)村得到有效傳播;2022年,鄖西三弦作品《天河兩岸閃銀輝》先后赴北京、西安、鄂州、廈門、深圳等地開展文化交流活動,贏得省內(nèi)外各界群眾的高度評價。2023年,鄖西縣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創(chuàng)作拍攝的《誓》,用鄖西三弦的彈唱,藝術地講述了老紅軍李玉才和妻子劉立英為了保護《一張紅軍傳單》,不怕犧牲,嚴守秘密四十六年的感人故事。

近年來,鄖西三弦的傳承保護和發(fā)展工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成立鄖西縣地方傳統(tǒng)文化保護中心,重點做好鄖西三弦理論研究、傳承發(fā)展、推廣普及和文藝演出等工作。出版《新編鄖西三弦》,開設鄖西三弦培訓班,在鄖西縣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區(qū)三弦館,持續(xù)開展鄖西三弦非遺表演,讓更多的人了解三弦、愛上三弦。

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鄖西三弦一定能夠在更大更廣闊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十堰日報 熊朝學 鄒景根

責任編輯:李歡

鄖西三弦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發(fā)表時間:2024-11-21 來源:湖北文明網(wǎng)

鄖西三弦是流行于原鄖陽地區(qū)(今十堰市)的一種彈唱藝術,因其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又以鄖西縣最為流行,故而得名。這種曲藝形式在鄖西縣及附近各縣流傳,已有近200年歷史。鄖西三弦于2009年被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評為“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鄖西三弦煥發(fā)新生機。

鄖西三弦樂聲悠悠傳雅韻。

三弦是中國傳統(tǒng)彈撥樂器,其最早產(chǎn)生于秦代,稱為“弦鼗”。元代以后,三弦便在全國流行起來。

三弦由琴頭、弦軸、山口、琴桿、鼓框、皮膜、琴馬和琴弦等組成。音箱略呈圓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音色粗獷、豪放。種類上主要分為大三弦、中三弦和小三弦(南音三弦)。大三弦長115厘米左右,流行于北方,音色低沉響亮,主要用于北方大鼓、評書演唱;中三弦長110厘米左右,流行于河南、鄂西北、陜西,音色悠揚渾厚,主要用于河南大調(diào)曲子、越調(diào),鄂西北民間小調(diào)和陜西眉戶、清曲的演唱。小三弦長90厘米左右,流行于南方,音色明亮而清脆,主要用于福建南音、江南絲音、昆劇、京劇等。

經(jīng)考證,鄖西三弦大約形成于清道光年間。相傳,當時鄖西縣馬安鎮(zhèn)惠家河村住著一位叫劉家江的江湖藝人,長于三弦彈唱,常年賣藝為生。

據(jù)馬安鎮(zhèn)劉氏家譜記載:劉家江的祖上大約在1750年前后遷居馬安鎮(zhèn)惠家河村,祖籍福建永安,那里正是南音三弦、大腔戲最為流行的地區(qū)。因劉家祖上將南音三弦?guī)肓肃y西,所以劉家江從小就能彈會唱。

為了糊口,劉家江經(jīng)常穿梭于湖北、河南、陜西等地賣唱。為了迎合當?shù)厝说男蕾p習慣,他刻意收集、研究各地的民間音樂,從中汲取精華,豐富聲腔藝術。經(jīng)過長期不斷地糅合、創(chuàng)新和實踐,他逐步將陜西眉戶、清曲和河南大調(diào)曲子、南越調(diào)等融入到鄖西地方小曲小調(diào)之中,并與本地語言音調(diào)相結合產(chǎn)生新的腔體。于是,一種獨具鄖西地方特色的民間戲曲曲種——鄖西三弦誕生了。

據(jù)《中國曲藝志》及相關文獻記載,在1850年左右,鄖西三弦的曲牌和曲目初步定型后,便受到了鄖西民間藝人的接納和追捧。于是,鄖西三弦這種膾炙人口的文藝演唱形式便迅速在鄖西民間和周邊地區(qū)傳播開來。

傳統(tǒng)鄖西三弦的表演形式以“坐唱”為主,俗稱“鬧地玩兒”。這種表現(xiàn)形式,不分場合、不計環(huán)境,無需大鑼大鼓,不必粉飾著裝,逢年過節(jié),或農(nóng)閑之時,或誰家操辦喜事,三五成眾圍成一圈,幾個人坐在一起,一把弦兒、一副板兒或一只碟子,自彈自唱,或你彈他唱,或一唱眾幫。敘掌故、道歷史、話俏皮、逗詼諧,家長里短,生動活潑。

“春景兒天,春景兒天,對對燕子繞上云端,楊樹葉兒青哪好一似菱花綻吶。戲耍秋千,熱鬧喲一聲喧,正值得玉樓醉倒杏花天,醉了也是好啊,倒睡在長春院吶……”這是曲牌為“四小景”中關于春天的唱段,歌詞表現(xiàn)出濃厚的鄉(xiāng)土生活氣息。在當時文藝生活較為匱乏的年代,鄖西三弦豐富了鄖西山鄉(xiāng)人民群眾的生活。

上世紀20年代,三弦演奏在鄖西鄉(xiāng)村廣泛流行,演唱題材豐富多彩,表演曲目既有大開大合的《滿江紅》《太平年》《蒼龍下?!?,又有小橋流水的《斷橋》《鬧五更》……這些傳統(tǒng)三弦的曲目和曲牌為我們留存下了寶貴的原生態(tài)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資源。

鄖西三弦旋律自成體系,曲牌獨具特色,唱腔悠揚婉轉。因此,上世紀80年代,鄖西三弦被錄入《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湖北分卷》《中國音樂志》和《中國戲曲曲藝大詞典》,由此,鄖西三弦成了當時全國八十三個地方曲種之一。

在傳承過程中,鄖西三弦積累了豐富的唱腔曲牌,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唱腔。它鮮明的地方特色主要靠這些唱腔來體現(xiàn),演唱時,按需所用,靈活變化。其主要曲牌共有40多種,按其使用情況,可分為核心唱腔、變體唱腔、輔助曲牌等三大類。這些曲牌有的長于敘事,有的長于抒情,有的長于諷刺。

核心唱腔是指經(jīng)常使用,并起核心作用的曲牌,主要有“越調(diào)頭”“越調(diào)尾”“慢訴”“緊訴”“背宮”“背宮頭”“背宮尾”“寄生草”等20余種。最具特點的“越調(diào)頭”“越調(diào)尾”構成了鄖西三弦音樂的基本形態(tài)?!霸秸{(diào)頭”由三個樂句組成,用于整個折子的開頭,在一個折子中只能使用一次。例如傳統(tǒng)鄖西三弦《畫紗燈》的開場白:雅韻兒優(yōu)樹葉兒青哎,請一個丹呀青畫兒扇紗燈,你將那有情有義的故事畫上幾層……唱完這三句就要使用另一個曲牌。

變體唱腔則由核心唱腔改造、演變而來,它的作用是豐富核心唱腔的表現(xiàn)力。主要曲牌有“詩片”“斷橋”“疊落金錢”等10余種。如曲牌為“詩片”的《秦瓊觀陣》唱段:羅成馬上一聲稟哪哎,尊一聲哪秦二哥細聽分明哪,這一陣可不比別的陣哪,登洲城可不比別的洲城哪……這些唱段在折子中起到了豐富作品內(nèi)容、增強作品表現(xiàn)力的作用。

輔助曲牌是穿插在核心唱牌中間起著幫腔作用的襯句,主要曲牌有“三朵花兒”“銀紐絲兒”“剪剪花”“大釘缸”“太平年”“滿江紅”“蒼龍下海”“雪花飄”“四季相思”“清平調(diào)”“梳妝臺”等10余種。例如曲牌“雪花飄”的唱段:嘩啦啦把門開,嘩啦啦把門開,開開門來原來是張秀才,你那里施一禮,奴這向你躬身下個拜……

鄖西三弦的曲牌在演唱中肩負著各自不同的分工和作用。如“八板頭”“八板尾”主要用于開場和收尾;“慢數(shù)”“緊數(shù)”“疊落金錢”等曲牌主要用于敘述;“徵調(diào)”“打洞”“梳妝臺”等曲牌用于說理講情;“雪花飄”“剪剪花”“釘缸”等曲牌用于表達愉快、喜悅的心情;“四小景”“清平調(diào)”等曲牌的作用是有詠景抒情;“哭五更”等曲牌用于抒發(fā)凄切悲涼的心情;“吹腔”等曲牌用于譴責和諷刺;“四季相思”等曲牌用于表達相思的情感;“滿江紅”“銀紐樂”“背弓”等曲牌長于敘事、抒情和抒發(fā)深刻細膩的內(nèi)心情感……

據(jù)鄖西三弦第四代傳承人查茂華介紹,鄖西三弦的曲牌唱詞十分講究,一部分屬于絕律詩體,一部分屬于元曲式的長短句,不同曲牌的唱詞都有固定、嚴格的字數(shù)、句數(shù)、句式、平仄、韻腳和字詞結構要求。例如“背弓”曲牌詞句的組合方式是:第一、二樂句是7字句,第三、四樂句是(3+7)字的10字句。這是基本背弓曲牌詞句的組合方式。有時根據(jù)情節(jié)的需要,在第三和第四樂句之間,還可以增加叫做“寄生草”的小曲牌,它的組合方式是兩個5字句組成,但它不能單獨使用,屬第三樂句的補充。在第四樂句中,有時為了熱烈緊湊的敘事,激情奔放的抒情,要加一段垛板,樂句根據(jù)需要可長可短,是3字句或4字句組成。

每一個鄖西三弦的折子所使用的曲調(diào)都是由不同的曲牌疊加而成的,創(chuàng)作時要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輕、重、緩、急和人物的喜、怒、哀、樂來選擇不同的曲牌,然后把填好唱詞的這些曲牌連成一體,這樣才能組合成一部完整的生動優(yōu)美的演唱曲目。例如,鄖西三弦《拷打紅娘》使用的是“背宮頭”“斷橋”“疊落金錢”“越調(diào)尾”四曲牌的組合體。而在鄖西三弦《構葉好處多》的折子中,使用了“越調(diào)頭”“慢訴”“緊訴”“背宮頭”“寄生草”“背宮尾”“斷橋”“疊落金錢”“銀鈕絲”“剪剪花”“大釘缸”“吹腔”“打洞”“詩片”“三朵花”“背宮”“垛子”“越調(diào)尾”等十八個曲牌。

正因為鄖西三弦有不同曲牌、調(diào)式和板式的變化,所以它既能盡情吟詠人世間的真善美,又可痛斥譴責人類靈魂深處的假惡丑;既能表現(xiàn)氣勢高昂、歡快愉悅的激動情緒,又可抒發(fā)失意思戀、幽怨悲凄的傷懷情感,這正是鄖西三弦征服聽眾的魅力所在。

傳統(tǒng)的鄖西三弦,因其所處的時代不同,決定了它在創(chuàng)作中的不足,主要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上的平鋪直敘,音樂旋律上的緩慢冗長,表現(xiàn)形式上的相對單一。

隨著時代變化,人們對鄖西三弦的應用和發(fā)展提出了新要求。為發(fā)揚光大凝結了數(shù)代人心血的鄖西三弦,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以查茂華為代表的新一代鄖西三弦傳承人,在不斷的探索中,努力尋找鄖西三弦的旋律節(jié)拍與新時代脈搏跳動的結合點,不斷升華創(chuàng)新,在繼承傳統(tǒng)鄖西三弦精髓的基礎上,按照當代人的審美要求,取其精髓,兼收并蓄,對三弦曲牌、音樂旋律、唱詞和表演形式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和創(chuàng)新,賦予它新的審美情趣,使詞句表達更加簡潔明快,彈唱風格更加獨特豐富,表演更加扣人心弦。通過改編,鄖西三弦展現(xiàn)出了清新脫俗的藝術特色,煥發(fā)出了新的藝術生機。

新時期,鄖西三弦以“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唱新時代,弘揚正氣、鼓勵奮進”為己任,對三弦的字、詞、句章精心改編創(chuàng)作,力求故事的情節(jié)曲折生動、起伏跌宕;歌詞語言簡明扼要、生動活潑。例如新編鄖西三弦《飛升崖的傳說》,用“八板頭”開頭,唱詞為:“巍巍武當山,勝景遍山巒,道教圣地冠華夏,美妙的神話五洲傳”。短短四句,便向觀眾展示出一幅巍峨秀麗、景群遍布的武當畫卷,同時設下懸念。折子結束時又用“八板尾”結尾,唱詞是:“師傅巧施美人計,試出真善美奇男,至仁至愛成正果,飛身崖,萬丈淵,點化真武成大仙?!庇质嵌潭趟木?,點明了全折子的主題,讓觀眾回味無窮。

三弦的曲牌是三弦填詞寫譜時所用曲調(diào)調(diào)名的總稱。傳統(tǒng)三弦的曲牌大多是歷史上人們保留下來的相對優(yōu)美動聽的曲調(diào),但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這些曲牌也存在繁縟、冗長、音樂低沉等不足。

為了適應新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充實和擴展三弦的音樂曲牌,鄖西三弦的傳承人,沿用傳統(tǒng)鄖西三弦曲牌的形成規(guī)律和特色韻律,改良現(xiàn)代民間流行的小曲小調(diào),形成了新的曲牌,如“花甲癸”“情絲絲”“夜靜思”“新婚樂”“七夕呤”“歡慶鑼鼓”“山歌”“山外山”等,這些新編曲牌為鄖西三弦注入了新鮮血液,開辟了嶄新的藝術空間。同時對傳統(tǒng)曲牌進行加工和提煉,如《三退紅包》折子在使用“八板頭”曲牌開頭時,為達到開板行腔先聲奪人、一鳴驚人、震動人心的效果,第一樂句用了三個音節(jié),落音為中音5,比老曲牌增加了一個音節(jié),提高了一個大三度;第二樂句用了六個音節(jié),落音為中音5,比老曲牌增加了三個音節(jié),音階提高了整八度;第三樂句用了六個音節(jié),落音為中音1,比老曲牌增加了二個音節(jié),落音相同;第四樂句用了六個音節(jié),落音為低音5,比老曲牌增加了一個音節(jié),落音相同。這種改編,使音韻更加高亢,聲腔更加引人入勝。

在表演形式上,鄖西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探索三弦的舞臺表演,他們吸取表演唱、伴舞唱、朗誦唱、說說唱唱等形式的長處,逐步將呆板“坐唱”的鄖西三弦,演變成為一種“演、奏、舞多層次展示,音、光、美全方位調(diào)度,角色說唱分合自如”的創(chuàng)新版鄖西三弦。在伴奏方面,也增加了笛子、二胡、吉他等其他樂器。

走上了現(xiàn)代文藝的舞臺的鄖西三弦的唱詞結構,在嚴格繼承“長短句式”這一傳統(tǒng)鄖西三弦曲牌精髓的同時,又克服其過于平鋪直敘、繁縟冗長的不足。用簡短的詞句表現(xiàn)新時代新人、新事、新風貌,用簡潔的描述介紹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使觀眾的思想情感,伴隨劇中人物的表現(xiàn),一同嬉笑怒罵,一同悲歡離合。

例如,鄖西三弦《深山紅燭》,將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胡安梅的故事改編成了舞臺劇目,收到了良好的表演效果:教師胡安梅,美名傳四方,安貧樂教終不悔,粉筆春秋寫呀華章。秦嶺山脈哎火地溝,山大人稀八溝七梁,村民世代與書無緣,七十年代才辦呀學堂,安梅父執(zhí)教二十二載,粉塵灰末發(fā)呀染霜,臨死前留下了墊付學費欠條一呀張張……

經(jīng)歷了近四十年的風雨洗禮,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傳承人的不懈努力下,鄖西三弦獲得了新生,藝術創(chuàng)新結下累累碩果。

1975年,鄖西三弦《刀對鞘》首次在洪山禮堂參加全省文藝匯演。1980年,鄖陽地區(qū)編纂《鄖西三弦曲牌、唱段選》。1987年7月5日,鄖西三弦《啞娃奇遇》由省廣播電臺錄音對全國廣播。1997年,鄖西三弦《三退紅包》獲“第七屆群星獎”曲藝類提名獎。2000年9月,鄖西三弦《行長與狀元》獲十堰市金融系統(tǒng)文藝會演二等獎,并獲2002年鄖西縣“五四杯”創(chuàng)作展演一等獎。2004年,在十堰市舉辦的“黃鶴美育節(jié)”大賽中,《深山紅燭》榮獲一等獎。2006年,表演的《飛身崖傳說》獲湖北省“楚天群星”獎曲藝表演類銀獎,并在十堰市第三屆民歌大賽中榮獲金獎。2008年,在十堰市“柳林春曉杯”音樂匯演大賽中,創(chuàng)作的新編鄖西三弦《一江清水進北京》榮獲金獎。2011年七夕節(jié),鄖西三弦《織女回鄉(xiāng)》首次登上了中央電視臺,古樸渾厚的唱腔及精湛藝術的表演在全國產(chǎn)生了轟動。

從2012年至今,鄖西三弦日新月異,所獲榮譽不斷。2012年創(chuàng)作的鄖西三弦《丹水橘香》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jié)——全國曲藝優(yōu)秀節(jié)目展演獎、全國曲藝牡丹提名獎和湖北省藝術節(jié)最高獎“楚天群星獎”;2013年,鄖西三弦《我家門前一條河》榮獲第十二屆湖北省曲藝“百花書會”表演類二等獎;2018年,鄖西三弦《魏登殿“送禮”》榮獲湖北省第三屆藝術節(jié)優(yōu)秀文藝作品,并被作為黨風廉政優(yōu)質(zhì)作品在湖北省紀委監(jiān)委網(wǎng)站宣傳推介;2021年,編創(chuàng)的紅廉劇目鄖西三弦作品《紅軍買饃記》在全縣開展“紀法教育進鄉(xiāng)村”巡回演出,使廉政文化教育在基層農(nóng)村得到有效傳播;2022年,鄖西三弦作品《天河兩岸閃銀輝》先后赴北京、西安、鄂州、廈門、深圳等地開展文化交流活動,贏得省內(nèi)外各界群眾的高度評價。2023年,鄖西縣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創(chuàng)作拍攝的《誓》,用鄖西三弦的彈唱,藝術地講述了老紅軍李玉才和妻子劉立英為了保護《一張紅軍傳單》,不怕犧牲,嚴守秘密四十六年的感人故事。

近年來,鄖西三弦的傳承保護和發(fā)展工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成立鄖西縣地方傳統(tǒng)文化保護中心,重點做好鄖西三弦理論研究、傳承發(fā)展、推廣普及和文藝演出等工作。出版《新編鄖西三弦》,開設鄖西三弦培訓班,在鄖西縣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區(qū)三弦館,持續(xù)開展鄖西三弦非遺表演,讓更多的人了解三弦、愛上三弦。

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鄖西三弦一定能夠在更大更廣闊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十堰日報 熊朝學 鄒景根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wǎng)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