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健兒角逐“櫻花之城” 2025武漢金標馬拉松鳴槍開跑

A-   A+
發(fā)表時間:2025年03月24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三月的武漢,櫻花如云,江湖浩蕩。中國銀行·2025武漢馬拉松鳴槍開跑,4萬名跑者踏上一條串聯(lián)歷史與詩意、自然與繁華的賽道,感受這座“每天不一樣”的城市的蓬勃心跳。從漢口沿江大道的百年鐘樓到東湖綠道的瀲滟波光,42.195公里的賽道如一幅流動的江城長卷——參賽選手穿越煥新的江漢關廣場,櫻花雨與青石板路交織的晴川閣,凌波門棧道的粼粼湖光,最終抵達東湖櫻花園的萬株緋櫻下,每一步都踏碎春光,每一眼皆定格詩意。

今年漢馬首次升級為世界田聯(lián)金標賽事,以更高規(guī)格迎接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跑者。意大利都靈大學代表隊與京、漢、川、渝、浙五地高校同場競技,肯尼亞精英選手肯尼斯·凱特直言:“這里的風景和人文讓我充滿期待!”中國男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2023年漢馬男子全程冠軍何杰則感嘆:“連終點線都有溫度!”

今年賽事首次采用“三槍起跑”機制,全程、半程、13公里跑分批發(fā)槍,每槍間隔10分鐘,既緩解擁擠,又讓跑者從容感受沿途風光。

東湖綠道三期貫通后,賽道首次延長至20公里,跑者將穿越凌波門的湖光山色、東湖櫻花園的千重粉浪,沙湖公園的紫葉李與美人梅隨風輕舞,400余株新增櫻花次第盛放,賽道宛如“流動的粉雪長廊”。這條全球首條城區(qū)5A級景區(qū)綠道,以101.98公里的蜿蜒軌跡串聯(lián)磨山、聽濤、落雁三大景區(qū),湖中道的煙波浩渺、郊野道的濕地叢林、森林道的生態(tài)匠心,盡顯武漢“百湖之城”的生態(tài)底色。

武漢的誠意藏在每一處細節(jié)里:8000名“櫻花使者”志愿者用熱情笑容溫暖賽道,31個醫(yī)療點、45輛救護車全程護航;賽道補給站首次端出蔡林記熱干面,讓跑者在能量補給時嘗到地道漢味;完賽獎牌以楚文化玉璧和漆器為靈感,祥云紋樣環(huán)繞黑紅如意綬帶,既是奔跑的紀念,更是千年荊楚文明的饋贈。賽事之外,武漢更以滿城繁花相迎——選手可半價漫步東湖櫻花園的夜櫻燈影,憑“漢馬券”品味戶部巷的熱干面、吉慶街的豆皮,或登上“知音號”游輪,在甲板江風中感受百年漢口風華,優(yōu)惠游覽黃鶴樓、木蘭草原等20余家景區(qū),觸摸這座城的煙火與溫情。

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在奔跑中交織:從漢口租界的老建筑群到光谷星河廣場的“行星發(fā)動機”燈光秀,從長江大橋的鋼鐵鏗鏘到凌空飛馳的“光子號”空軌,武漢以“賽博基因”碰撞楚風漢韻,非遺廟會與智能游船并置,濕地星羅與江豚騰躍共繪生態(tài)畫卷。選手們的故事更添鮮活——廣西跑友張祖蕓時隔6年借參加漢馬之機重返母校,計劃賽后打卡光谷空軌;外賣小哥倪永龍笑稱“跑完13公里還能順路送單”;上海跑友閆律律翻出去年與志愿者的合影,感慨“漢馬的隧道像街頭音樂會”;俄羅斯選手阿遼沙3次轉機飛越11000公里,帶來重達23公斤的俄羅斯特色禮物,表達對這座城市的感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明玉)

責任編輯:王炯

四萬健兒角逐“櫻花之城” 2025武漢金標馬拉松鳴槍開跑

發(fā)表時間:2025-03-24 來源:湖北文明網

三月的武漢,櫻花如云,江湖浩蕩。中國銀行·2025武漢馬拉松鳴槍開跑,4萬名跑者踏上一條串聯(lián)歷史與詩意、自然與繁華的賽道,感受這座“每天不一樣”的城市的蓬勃心跳。從漢口沿江大道的百年鐘樓到東湖綠道的瀲滟波光,42.195公里的賽道如一幅流動的江城長卷——參賽選手穿越煥新的江漢關廣場,櫻花雨與青石板路交織的晴川閣,凌波門棧道的粼粼湖光,最終抵達東湖櫻花園的萬株緋櫻下,每一步都踏碎春光,每一眼皆定格詩意。

今年漢馬首次升級為世界田聯(lián)金標賽事,以更高規(guī)格迎接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跑者。意大利都靈大學代表隊與京、漢、川、渝、浙五地高校同場競技,肯尼亞精英選手肯尼斯·凱特直言:“這里的風景和人文讓我充滿期待!”中國男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2023年漢馬男子全程冠軍何杰則感嘆:“連終點線都有溫度!”

今年賽事首次采用“三槍起跑”機制,全程、半程、13公里跑分批發(fā)槍,每槍間隔10分鐘,既緩解擁擠,又讓跑者從容感受沿途風光。

東湖綠道三期貫通后,賽道首次延長至20公里,跑者將穿越凌波門的湖光山色、東湖櫻花園的千重粉浪,沙湖公園的紫葉李與美人梅隨風輕舞,400余株新增櫻花次第盛放,賽道宛如“流動的粉雪長廊”。這條全球首條城區(qū)5A級景區(qū)綠道,以101.98公里的蜿蜒軌跡串聯(lián)磨山、聽濤、落雁三大景區(qū),湖中道的煙波浩渺、郊野道的濕地叢林、森林道的生態(tài)匠心,盡顯武漢“百湖之城”的生態(tài)底色。

武漢的誠意藏在每一處細節(jié)里:8000名“櫻花使者”志愿者用熱情笑容溫暖賽道,31個醫(yī)療點、45輛救護車全程護航;賽道補給站首次端出蔡林記熱干面,讓跑者在能量補給時嘗到地道漢味;完賽獎牌以楚文化玉璧和漆器為靈感,祥云紋樣環(huán)繞黑紅如意綬帶,既是奔跑的紀念,更是千年荊楚文明的饋贈。賽事之外,武漢更以滿城繁花相迎——選手可半價漫步東湖櫻花園的夜櫻燈影,憑“漢馬券”品味戶部巷的熱干面、吉慶街的豆皮,或登上“知音號”游輪,在甲板江風中感受百年漢口風華,優(yōu)惠游覽黃鶴樓、木蘭草原等20余家景區(qū),觸摸這座城的煙火與溫情。

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未來在奔跑中交織:從漢口租界的老建筑群到光谷星河廣場的“行星發(fā)動機”燈光秀,從長江大橋的鋼鐵鏗鏘到凌空飛馳的“光子號”空軌,武漢以“賽博基因”碰撞楚風漢韻,非遺廟會與智能游船并置,濕地星羅與江豚騰躍共繪生態(tài)畫卷。選手們的故事更添鮮活——廣西跑友張祖蕓時隔6年借參加漢馬之機重返母校,計劃賽后打卡光谷空軌;外賣小哥倪永龍笑稱“跑完13公里還能順路送單”;上海跑友閆律律翻出去年與志愿者的合影,感慨“漢馬的隧道像街頭音樂會”;俄羅斯選手阿遼沙3次轉機飛越11000公里,帶來重達23公斤的俄羅斯特色禮物,表達對這座城市的感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明玉)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