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謝愛娥家庭被中央文明委評選表彰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圖片來源:文明荊州)
300多平方公里的洪湖水中,能生長什么?
能生出聞名遐邇的洪湖蓮子,也能“長”出全國最美鄉(xiāng)村醫(yī)生、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范、十九大代表——謝愛娥。
洪湖市船頭嘴村水域面積20多平方公里,150多戶600多名以船為家的漁民,零星分布于此。這里常年缺醫(yī)少藥。1992年起,謝愛娥和丈夫在船頭嘴村撐船行醫(yī)。
蓮子開花只要幾個月,而謝愛娥在漁民心里“扎根”,足足用了25年。2017年漁民上岸后,謝愛娥從“船醫(yī)”成為社區(qū)醫(yī)生,依然延續(xù)著和漁民們的情誼。
“你走了,我們怎么辦?”
“以前最怕就是生病,家家戶戶都怕?!?6歲的漁民劉伯玲說,離岸最近的漁民,也要駕船近3個小時,才能趕往岸上最近的醫(yī)院。
1992年,村里一名難產孕婦在送往醫(yī)院的船上去世,船頭嘴村的老百姓下定決心,砸鍋賣鐵也要建一個醫(yī)務室,并面向全市招聘夫妻醫(yī)生。
為什么要招夫妻醫(yī)生?船上條件差,夫妻能待久一點。
很巧。同年,洪湖市戴家場鎮(zhèn)新婚夫婦何太瑜、謝愛娥因在不同衛(wèi)生所上班,苦于兩地分居,聽到消息,立即報名。
即使做足了思想準備,現實還是很快將浪漫擊潰:掀開醫(yī)務室的木質甲板,船艙里不到10平方米的逼仄空間就是他們的“家”。一張雙人床是唯一的家具,船底就是洪湖水。
炎夏狂風暴雨,船在湖面被甩來甩去,不會游泳的兩人還暈船,吐得昏天黑地。湖上沒有電,兩人只能點一盞煤油燈相伴。白天還有過來看病的漁民說說話,到了晚上,靜得可怕。孤單時就圍著船走圈,一圈一圈又一圈。
入冬三九嚴寒,艙內寒冷如冰窖,無論蓋幾層被褥都覺著冷。更糟糕的是,所有生活必需品都要駕船搖槳大半天,走幾十里水路從岸上采買。遇到極端天氣,沒有菜吃,就用豆瓣醬拌飯,一直吃到天晴。
面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超乎想象的簡陋條件,讓謝愛娥整夜整夜無法入睡。“咱們上岸回去吧……”夫妻倆商量著,撐到過完年就走。
聽說醫(yī)生夫婦要回家過年,僅僅相處了幾個月的漁民們爭相送來家里腌好的干魚,堆積如小山。
“過完年什么時候來?”
“還不知道來不來呢?!?/p>
“你走了,我們怎么辦……”
對于這個無解的問題,謝愛娥說,只能用陪伴作答。
2013年,謝愛娥在洪湖上劃船出診。(楚天都市報資料圖片)
25年接診病人3萬多人次
說起謝愛娥的故事,漁家人有說不完的話:
2008年冬,洪湖水面成了冰雪世界。懷孕8個月的劉麗突發(fā)高燒。接到求助電話,謝愛娥背起藥箱,拄著一根棍子在冰路上溜溜滑滑,走了10里路趕到劉麗家,開門那一刻,劉麗淚如雨下。
陳德勝家煎藥時不慎引起大火,船屋燒毀,謝愛娥將他一家接到“醫(yī)務室”,一邊幫忙醫(yī)治,一邊照顧飲食起居;劉俊鳳難產,謝愛娥頂著大風緊緊抱住她,連夜送上岸生產;吳紹好暈倒在回家的船上,謝愛娥駕船在茫茫湖面搜救老人,返程時不慎被竹竿撂倒,腰背狠狠撞上船舷,她忍疼守護直到老人轉危為安。
洪湖澇災時,謝愛娥頂著烈日,挨家挨戶指導漁民消毒飲用水,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大旱時,謝愛娥背著藥箱,帶著探路棍,穿上笨重的膠衣膠鞋,走在齊膝的淤泥里,逐戶上門發(fā)放消毒藥片和防疫藥物……
“這些年,謝醫(yī)生隨叫隨到,為我們吃的苦受的累,都在大家心里?!睗O民李振好說,謝愛娥用真心換來了湖上人的心。
當人們南下北上掙大錢,謝愛娥依然固守著每年1萬余元的收入,勉強糊口。親朋好友無數次勸她別傻了,她卻不為所動。
漁民生活不穩(wěn)定,一些漁民到現在還欠著醫(yī)藥費,但謝愛娥從不開口討要。漁民過年過節(jié)給她送來兩條干魚,她便笑著說:“就將這干魚,抵了醫(yī)藥錢吧?!?/p>
一晃,25年青春流進了洪湖。湖面的漣漪伴隨著歲月爬上了謝愛娥的眼角。
25年,謝愛娥接診病人3萬多人次,出診3000多次,轉送產婦100多人,幾乎所有20歲以下的村民,都是在她的陪伴和呵護下,來到了人世。她走過的水路,長達8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兩圈。
村衛(wèi)生室成了“解憂室”
“今天血壓有點高,降壓藥一定要按時吃?!薄艾F在上岸了買菜方便,要多吃新鮮蔬果?!薄?/p>
1月10日,洪湖市濱湖辦事處船頭嘴村衛(wèi)生室里,謝愛娥的“訪客”沒間斷過。
這些“訪客”有的是看病拿藥,有的是路過進來打聲招呼,有的則是專程過來找謝愛娥“嘮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洪湖上岸漁民。
2016年起,洪湖啟動退漁還湖、“漁民上岸”工程,全市930戶、2640名漁民全部離湖上岸。
漁民離不開謝愛娥,謝愛娥也舍不得漁民。在政府支持下,謝愛娥在漁民集中居住的小區(qū)建了船頭嘴村衛(wèi)生室。這里不僅是衛(wèi)生室,也成為上岸漁民們的“解憂室”。
“離了船屋就沒了家,除了養(yǎng)魚捕魚也不會別的?!倍嗄陙硪院榧遥瑵O民們對湖有著很深的依賴,他們擔心,上岸了怎么辦?
面對漁民的彷徨忐忑,謝愛娥耐心細致地為他們講解各項政策,并積極向荊州市婦聯、人社局尋求援助。她組織婦女參加免費的技能培訓,學習烹飪、月嫂、家政電商等技能;帶領中青年勞力去跟企業(yè)管理人員見面,請企業(yè)為他們先培訓,掌握技術后再上崗。
在她的多方奔走協調下,百余漁民順利進入企業(yè)工作,村里考上大學的女大學生申請到了荊州市婦聯“金鳳工程”助學資金,生病的婦女得到“兩癌”救助資金。
漁民工作后,白天空閑時間少,下班后晚上來看病的人多。衛(wèi)生室一直開到夜里10時結束,雖然謝愛娥家離衛(wèi)生室步行不過幾分鐘,但他們晚上還是堅持睡在衛(wèi)生室。“說不定什么時候,村民有急病需要開藥,一來敲門我們就能起來?!?/p>
“這么多年,我們早就處成一家人。”李振好說,謝醫(yī)生就是漁家人的“守護神”。(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茜 通訊員 崔巍 肖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