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牽著民生,創(chuàng)城的每項標準都對應著民生的方方面面。
今年,仙桃市文明創(chuàng)建暨城市治理項目共3大類81項,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路不平、水不暢、設施不齊”入手,不斷強化城市管理、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
創(chuàng)城,正改變著每個仙桃人的生活。
打通“城市動脈”
主次干道強筋健骨
5月13日,建材街人行道綜合改造現(xiàn)場。
施工方負責人李德華帶著工人挑沙,拉線,鋪裝透水磚。
建材街緊挨商業(yè)中心,周邊分布商戶住宅區(qū),原有人行道路面破損,影響市民出行。
借創(chuàng)城契機,我市對城區(qū)主次干道人行道統(tǒng)一進行升級改造,以建材街為代表的老街巷迎來了新蛻變。
“工人們白加黑連續(xù)施工,高峰期時人數(shù)達40人?!崩畹氯A介紹。
與建材街相鄰的藝波路改造現(xiàn)場,工人分散開來埋管、卸磚、和水泥,切割聲、錘打聲與機器轟鳴聲交織疊起,合奏成一首激昂奮進的工地“交響曲”。
在復州大道(絲寶路—西橋)提升改造現(xiàn)場,記者看到,隨著工程進入尾聲,道路路面和兩側人行道修整一新,目之所及能感受到創(chuàng)城帶來的喜人變化。
“由于該路段建成多年,人行道坑坑洼洼,加上行車道混凝土路面局部破損嚴重,亟需維修改造。”市住建局重大項目辦主任胡剛介紹,改造段面全長1334米,包括新建大理石路牙,修復破損路面,鋪設通信管道等工程,已完成總進度94%。
交通是城市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和“筋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質量安全一樣不能落下。
市住建系統(tǒng)成立11個包保工作專班,下沉一線督促工程進度,把關安全質量,并協(xié)助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在專班人員指導下,施工單位人員、設備投入力度明顯加大,每日項目施工總人數(shù)保持在700人以上,機械設備投入154臺(套),夜間施工形成常態(tài)。
目前,城區(qū)桃源大道、學府路、昌升路、青年路等14條15000平方米的人行道綜合改造工程正在全力建設中。我市還分批次啟動了前通路、高輕路、錢溝路、汪洲河路等18條主次干道刷黑升級工程。
疏通“毛細血管”
背街小巷煥發(fā)新顏
集貿市場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與之相鄰的市井街巷同樣代表城市形象。在開展創(chuàng)城過程中,我市注重全面發(fā)力,統(tǒng)籌推進集貿市場周邊巷道整治工程。
昌盛集貿市場彭場電力巷改造現(xiàn)場,只見路面已開挖,兩名工人站在齊膝深的泥水中砌筑管道連接井。
電力巷是集貿市場綜合整治配套工程。由于地下管網老化,下雨容易堵塞,給周邊住戶帶來不少困擾。
“現(xiàn)在加班加點施工,昨天忙到了轉鐘2點?!惫と藯钤诿髀槔卮a起一摞磚,額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與楊在明一樣,施工現(xiàn)場,數(shù)十名工人們分工合作,鉚足了勁趕工期。
“項目完工后,將有效改善臟亂堵的現(xiàn)象,對規(guī)范市場經營秩序也有一個促進作用。”市政工程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陳立介紹。
道路兩側整潔通暢、臨街店鋪規(guī)范經營、街面立景清爽自然。走進種子巷,能明顯感受到專項整治帶來的新變化。
種子巷緊鄰健康路集貿市場。由于路面年久失修,加上流動商販占道擺攤,臨街店鋪出店經營,這條小巷常常被擠得水泄不通,附近居民出行很是不便,一直是大家急盼解決的問題。
“地面大窟小洞走路都硌腳,連個路燈也沒有,晚上走路只能借外面大道上的余光?!痹诜N子巷生活了30多年的老居民舒振武,說起以前的場景直擺手。
創(chuàng)城帶來了轉機。去年,龍華山街道爭取到市住建局支持,將種子巷地下管網改造納入城市改造升級基礎設施項目。同年7月,市政工程管理局入場,對種子巷地下管網改造升級,重新鋪設雨污分流管道,進行道路刷黑,并安裝了路燈。
看到巷子變得干凈清爽,肉店老板金新成主動將伸出去的攤位撤到了店內。他說:“路修好了,我的生意也好多了?!?/p>
眼下,一批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城市“毛細血管”逐步暢通,老街巷除了煙火氣外,更添了清新氣息。
強化日常維護
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
蜿蜒綿長的城市水系,是仙桃人居的自然稟賦,孕育著城市文明,涵養(yǎng)著城市生態(tài)。
去年以來,市住建局以“城市修補、生態(tài)修復”為重點,對城區(qū)水環(huán)境進行了綜合整治,為配合黑臭水體治理,還加大了城區(qū)內流河的清淤力度,對城區(qū)15條主次干道地下管網進行常態(tài)化清淤養(yǎng)護。
創(chuàng)城沖刺的號角吹響后,清淤師傅羅中保顯得比平常更忙了。
輕輕挪開雨水篩,手持鐵鍬一點點鏟除下水道堵塞的淤泥,在仙源大道(何李橋—流潭閘)段面,羅中保帶著工友們對沿線下水管道進行清淤作業(yè)。
由于下水管道內部逼仄,疏通時要特別細致。清淤隊平均半個小時才能疏通一個下水管道,抓斗車一天要清運12立方米淤泥。
“疏通干凈了下雨就不會堵,我們再累也值得。”忙完手中活計,羅中保和工友馬不停蹄地趕到下一個清淤點。
與治水一樣,修補破損路面同樣納入到了市政基礎設施日常管理范圍。
每天,市政工程管理局巡查專班按路段進行巡查,及時發(fā)現(xiàn)破損路面,報送維修科進行維修。
西橋附近一處破損路面,8名工人正在清理路障,停在一旁的瀝青路面熱再生修補車轟隆作響,經啟動加熱后,即可快速修補坑洼路面。
“我們將路面養(yǎng)護常態(tài)化,目前已修補城區(qū)破損路面1000多平方米?!爆F(xiàn)場施工負責人汪義介紹。
隨著創(chuàng)城工作的不斷深入,城市基礎設施維修養(yǎng)護日益完善,一幀幀由“不可能”到“可能”的變化,擦亮了市民幸福底色,展示著文明帶給這座城市的溫暖。(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張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