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交匯處,文明新宜都。
日前,湖北省發(fā)布103個縣(市、區(qū))參與文明指數測評結果,宜都市以97.209的高分在縣及縣級市中排名第一,這是宜都市自2016年以來連續(xù)四年排名第一。
作為一個人口40萬的縣級市,連續(xù)四年文明指數測評全省第一,宜都是如何做到的?初夏時節(jié),記者走進宜都,去探尋宜都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的獨特“密碼”!
城市建設夯實文明之基
“城市雖然不大,但真的很干凈!”這是外地來宜都的游客最普遍的評價。
經濟建設加速快跑,城市建設永不停步。近年來,宜都加大城市綠化、公共設施建設力度,強力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構建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宜居宜業(yè)新宜都,為文明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城市綠化再升級。宜都大力開展綠色社區(qū)、綠色單位、綠色示范鄉(xiāng)村、森林村鎮(zhèn)建設,森林覆蓋率達到59.32%;大力實施“增光添彩”工程,城區(qū)建設了玫瑰、檸檬、紫薇、桂花等花卉景觀大道8條,城市“顏值”大幅提升。
公共設施再優(yōu)化。宜都高標準建設市民活動中心、中心客運站新站,新建2所中小學、2所醫(yī)院新院區(qū);為解決城區(qū)“停車難”,該市在中心城區(qū)高標準建設停車場,沿街主干道規(guī)劃停車便道;公廁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符號”,近兩年,宜都建設國家1類標準公廁4座,改造提升二類、三類公廁70多座。
鄉(xiāng)村振興再破題。2018年以來,宜都累計投資23.3億元,完成多條鄉(xiāng)村公路提檔升級,建設宜華、陸漁、陸松、雙城、繞城等綠色廊道111公里;“廁所革命”試點任務全面完成,5座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廠、城西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在宜昌市率先實現鄉(xiāng)鎮(zhèn)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穩(wěn)步推進。
社會治理構建文明之魂
炎炎夏日,宜都雅斯國際廣場前十字路口車水馬龍。
紅燈亮起,人們自覺駐足,目視車輛通過;綠燈亮起,車輛主動停下,人們有序通過馬路;斑馬線上,車輛主動禮讓行人。這樣的情形,在宜都司空見慣。
市民的文明自覺,離不開全社會的“文明推動”。
宜都于2018年11月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堅持黨委主導、部門主責、志愿者主力、群眾主體,建設覆蓋城鄉(xiāng)的“六個半小時志愿服務圈”(宣教、文體、科技、法律、衛(wèi)健、便民),公開服務菜單和承諾,群眾點單后半小時內即可享受服務。
堅持以文化人樹品牌,唱響新時代文明實踐“四季歌”。市、鄉(xiāng)、村三級聯動舉辦“春和風尚節(jié)”“夏韻藝術節(jié)”“秋思讀書節(jié)”“冬藝健身節(jié)”等活動共80多場,參與群眾10余萬人次。
著力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社會化、專業(yè)化,實現了志愿服務由城市向農村延伸、主體由干部向群眾拓展,全民志愿、全城志愿的格局初步形成。宜都現有注冊志愿服務隊347支,注冊志愿者8.2萬人,志愿服務成為宜都文明城市建設的“加速器”。
陸城街道探索創(chuàng)新“黨建引領、三治融合、多元共治、末梢治理”城市社區(qū)治理模式,以網格為邊界、為單元、為平臺推行服務資源“多合一”優(yōu)化配置,探索構建“黨支部+居民小組+網格員+志愿服務+駐格警務”五位一體“家+”驛站城市社區(qū)治理綜合體系,把社區(qū)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
崇德向善塑造文明之城
5月28日,五眼泉鎮(zhèn)石門村一年一度的“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啟動。
今年,該村在原有“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基礎上,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對文明戶創(chuàng)建的“十星”標準進行“升級”,增加了不大操大辦婚喪嫁娶、不聚眾賭博,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愛衛(wèi)活動,爭創(chuàng)最美庭院、爭當好婆婆好媳婦,踴躍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疫情期間捐款捐物等考核內容。
“通過評選‘十星級文明戶’,村里勤勞致富、尊老愛幼、團結鄰里、誠實守信的村民增多了。希望以后這種做法一直延續(xù)下去?!崩宵h員胡澤潤豎起大拇指稱贊。
推出“文明積分制”,按群眾加入文明實踐組織、參加志愿服務、弘揚文明風尚等的情況量化考評,宜都讓文明走入千家萬戶。表現優(yōu)異的村民將摘獲“十星級文明戶”“五美之星”等榮譽,并得到貸款授信貼息等政策扶持。
以優(yōu)良家風凈民風,2016年以來,宜都市分別以“圍爐夜話新家風”“五美四?!薄案C类l(xiāng)韻”為主題,持續(xù)深化農村家風建設,在全市開展以“勤、孝、凈、誠、和”為主要內容的“五美之星”評選活動,受到群眾廣泛參與及好評。
在宜都,徐榮耀、劉大衛(wèi)、李玉潔等“中國好人”耳熟能詳,成為全社會共同推崇的道德榜樣。宜都建立基層推薦、組織考察、專家評審、媒體公示的好人模范評選機制,全市共選樹楷模好人169人,其中,“中國好人”7人、“荊楚楷?!?人。
清風拂面,綠水繞城。全國百強縣市宜都,正以奔跑的姿態(tài),在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的大道上加速領跑。(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方勇華 通訊員 朱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