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港區(qū)黃石港街道把家風家教作為推動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連續(xù)四年開展“我身邊的好家風”征文比賽等系列活動,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目前,共征集到“好家風”文章300余篇,編印三期優(yōu)秀家風文集,向轄區(qū)企事業(yè)單位、黨員群眾發(fā)放1萬余冊。
激發(fā)治理新活力 播撒家風之種
黃石港街道所轄區(qū)域是黃石的老城區(qū),隨著城市發(fā)展的轉型、舊城改造工作的推進,出現了一些社會矛盾。
如何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走好基層治理之路?黃石港街道黨工委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風好才能帶來民風純。好的家風是基層治理的“金鑰匙”。
2017年,黃石港街道結合黨風廉政宣教月活動,首次開展了“弘揚良好家風、強化廉潔意識”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播撒了好家風之種。當年,共征集到好家風征文60余篇。這些文章講述了一個個家庭尊老愛幼、團結和睦、相親相愛的真實故事。
與此同時,他們還通過開展征文評比活動、朗誦優(yōu)秀作品,讓廣大居民群眾深受教育。一時間,黃石港街道的“好家風”吹進尋常百姓家,成為家喻戶曉的活動、眾人為之追求的目標。
“家風之種已播撒,貴在堅持下去。只有長期堅持,才能開花結果,形成品牌效應。”街道黨工委書記劉琨深有感觸地說。
近年來,黃石港街道開展好家風征文評選活動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增加了“最美家庭”評選環(huán)節(jié)、座談、朗誦、演講等。如今,“我身邊的好家風”這一基層治理品牌,逐漸在全區(qū)乃至全市聲名鵲起,成為備受居民期待的一大活動。
推進治理新發(fā)展 培育家風之苗
黃石港街道依托街道綜合文化站,建成了家風家教基地,這也是全市首家基層家風家教實踐基地。
“我們的基地配有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室、家風大講堂、書畫室、閱讀室等功能區(qū)域,多角度宣傳家庭文化建設、好家風好家訓的內涵魅力。”該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邢長青介紹說。
“自家風基地建立以來,我一有空就帶著小孩來基地。這里有親子閱讀室,可以坐下來安靜閱讀家風書籍,有時還有家風大講堂宣講,讓孩子從小接受家風文化熏陶,十分有意義?!奔徔椛鐓^(qū)居民劉女士感慨道。
據了解,自基地建成以來,已接待轄區(qū)居民上萬人次。
為拓寬家風文化宣傳的渠道,黃石港街道又先后在黃印村社區(qū)打造了“家”文化長廊,在新閘社區(qū)建設了“和”文化廣場,讓家風文化走進百姓日常生活。并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為主要形式,邀請了全市廉潔家庭張晉文家庭、抗疫巾幗勇士湛雪梅、延安嶺社區(qū)防汛“五戰(zhàn)士”等先進力量加入到宣講隊伍中,定期開展宣講活動。
通過系列宣講活動,用真實鮮活的事例,從不同角度詮釋新時期良好家風的豐富內涵,宣講好家風故事,引導居民群眾培育良好家風。
僅今年,黃石港街道就開展了“百姓宣講團”“家風大講堂”“第一書記下基層”等各類宣講26場,宣講覆蓋面達近萬人,有效地將家風文化融入到居民群眾日常生活中。
探索治理新路徑 結出家風之果
黃石港街道轄區(qū)一居民,多年來因“待遇”問題反復上訪。在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后,街道工作人員想出了一招“另類”信訪工作法。通過上家風課、看家風文集、念家風文章、說心得體會等形式,循循善誘,信訪對象感嘆“應該給后輩做好榜樣”,逐漸放下了自己的心結,勵志給兒子、侄子做好言傳身教的榜樣。
在走好家風深度融合基層治理之路上,黃石港街道做出了很多探索。諸如“家風化人”工作方式,棚改期間共化解矛盾280余起,幫扶困難家庭300余戶,上門看望1200余次,幫扶資金80余萬元,街道實現6年“零”上訪的記錄。
各社區(qū)還依托黨建引領,打造紅色之“家”,通過“紅塔聯(lián)盟”“紅色哨所”等黨建品牌建設,積極引導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讓傳承家風成為轄區(qū)新風尚。黃印村社區(qū)成立“真愛時空”工作室,舉辦“四點半”課堂,給孩子們家一般的溫暖,獲得“全國文明社區(qū)”稱號。
在好家風的引領下,黃石港街道涌現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家風榜樣。黃石港派出所民警溫宏高一家三口人奮戰(zhàn)防疫一線,演繹著“全家齊上陣”的感人故事,被評選為2020年荊楚抗疫最美家庭。黃石二醫(yī)院退休護士孫月琴傳承醫(yī)者家風,兒子和兒媳均是醫(yī)生護士,疫情期間兩個多月未回家,在一線治病救人,被評為黃石市“最美家庭”…… (黃石日報 吳高斌 通訊員 周翠偉 柯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