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姐姐”和孩子們在一起。 記者景衛(wèi)東 攝
“來,我?guī)湍?!?月12日正午,日頭正盛,宜昌城區(qū)白龍崗小區(qū)內(nèi),一位女士抱著孩子,拎著大包小包,滿頭冒汗。此時,一位鄰居立刻上前,從她手里接過大包小包。
小小一個舉動,足以沁人心脾。
在宜昌,這樣的點滴善舉,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
好人是最溫暖的贊美詩。做好人,是一種價值取向、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社會風范。
從入選“中國好人”過百,到定期發(fā)布“宜昌楷模”“宜昌好人”,再到尋常巷陌的點滴善舉……這片熱土,好人輩出,群星閃爍,形成名揚全國的“宜昌現(xiàn)象”。“好人之城”,也成為這座城市的響亮名片。
從一群好人到一城好人——善良是宜昌最美的風土人情
自2008年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開榜,宜昌已累計有103人(組)入選,位列湖北省同類市(州)第一名。這其中,不乏許多享譽全國、家喻戶曉的典型人物。
“擁軍慈母”羅長姐,為了不給國家和部隊添麻煩,4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因公致殘的退伍軍人兒子無怨無悔;
“英子姐姐”劉發(fā)英,30年堅持不懈,匯聚大愛點亮眾多山區(qū)貧困學子的求學夢想;
“堅強農(nóng)婦”易從梅,23年不離不棄,傾盡全力照顧患有“漸凍癥”的丈夫和兒女,傳播文明家風;
“當代雷鋒”李廣佳,舍小家為大家,創(chuàng)辦全國首個民辦救助站,為特殊困難群體撐起了溫暖的“家”;
“退休縣官”羅官章,退休后放棄安逸生活,扎根深山挖“窮根”,為鄉(xiāng)親們開辟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鄉(xiāng)村好司機”鄧蘭舟,13年免費幫村民帶貨,還帶動身邊人一起行動……
更難能可貴的是,宜昌絕不僅僅只有這些好人典范。在街頭巷尾,在你我身邊,凡人善舉時刻都在上演,讓宜昌這座城市充滿溫情和大愛。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宜昌市委書記王立說,要不斷放大宜昌好人現(xiàn)象,用群眾身邊那些質(zhì)樸平實卻又義薄云天的行為,滌蕩人心,改變世風,把抽象的核心價值觀具象化,使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爭取從一個好人、一群好人、再到一城好人,讓善良成為宜昌最美麗的風土人情。
從地理環(huán)境到歷史傳承——山水宜昌滋養(yǎng)好人土壤
“宜昌大開大合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了氣候上的溫暖濕潤、風景上的秀美宜人、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性格上的豁達善良、民風上的淳樸包容?!币瞬猩缈坡?lián)副主席龍會忠說,這種非常典型的“自然空間”是“宜昌好人”成長的直接土壤,提供了善良仁義成長壯大的歷史肌理。
宜昌處于我國東西部接合地帶,由高原向山地丘陵和平原逐步過渡。龍會忠認為,這種“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的戰(zhàn)略地位,注定了宜昌這種承西啟東、連通南北的“咽喉”要沖,一直處于“人來人往、貨暢其流”的集散中心。正因如此,養(yǎng)成了宜昌兼收并蓄、淳樸包容的獨特氣質(zhì)。
三峽大學副教授王軍這幾年也在研究宜昌不斷涌現(xiàn)的“好人現(xiàn)象”,他認為,“中國好人”宜昌占比較高,顯然不是機緣巧合的偶然現(xiàn)象?!耙瞬且蛔泻萌嘶虻某鞘?,這種基因與其歷史淵源、地域稟賦、人文蘊含一脈相承?!?/p>
王軍說,宜昌地處楚蜀文化過渡疊加區(qū),大江大河的沖刷淘洗,各種文化、習俗融合碰撞,塑造出了宜昌包容、寬厚的品格?!耙瞬说牧忌破沸耘c這種軟性文化的滋養(yǎng)息息相關。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品性會歷久彌新,養(yǎng)成了一代又一代宜昌人甘于奉獻、默默付出的品質(zhì)?!?/p>
不僅如此,在宜昌這座千年古城的悠久發(fā)展歷程中,也有著崇德向善向上的血脈傳承。
宜昌城區(qū)鎮(zhèn)江閣對岸的卷橋河口,一方懸崖壁立在江邊,宜昌人叫它孝子巖。它與二十四孝故事中的“涌泉躍鯉”密切相關。
“宜昌德孝文化傳承源遠流長?!蓖踯娊榻B,地方文獻中很多這方面的記載,這就是“宜昌好人”源源不斷產(chǎn)生的文化熏陶。
家國情懷,也是宜昌人鐫刻入心的精神標識。從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有“中國敦刻爾克”之稱的宜昌大轉移、解放戰(zhàn)爭時期宜昌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犧牲,到新中國成立后建設三峽工程,宜昌人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不斷延續(xù)和演化。紅色傳承是“宜昌好人”群體形成的獨特文化基因。
從禮遇褒獎到整體聯(lián)動——尊敬好人彰顯城市溫度
長期以來,宜昌始終堅持價值引領,用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影響人、感染人、教育人,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文明風尚。
定期發(fā)布“宜昌楷?!薄耙瞬萌恕保瑥V泛動員全體市民推薦身邊好人,并參與評選打分。這是宜昌打造好人之城的重要舉措。
宜昌通過一系列制度設計、活動展示,營造出學習好人、爭做好人、禮敬好人的濃厚社會氛圍。按照建設一個“宜昌好人館”、創(chuàng)建一批“好人之城”示范點、構建一個“好人之城”宣傳矩陣、開展一系列“好人之城”文化展示活動的思路,打造“線上+線下”宣傳陣地,確保市有好人館、縣有好人街、鄉(xiāng)鎮(zhèn)有身邊好人榜、村居有善行義舉榜。
通過建設“道德模范工作室”、開設“講好道德故事 爭做時代新人”道德講堂、舉辦“不忘初心 德潤宜昌”道德模范致敬禮晚會、“德耀宜昌”道德模范基層巡講、繪制“漫畫宜昌好人”以及“好人”展板進街道、社區(qū)、廣場等形式,宣講“好人”故事、擴大“好人”影響力、傳遞“好人”正能量。“漫畫宜昌好人”經(jīng)驗被中央文明辦在全國推介。
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標注著城市文明的高度,而禮遇和幫扶他們彰顯了文明城市的溫度。
宜昌市制定出臺《宜昌市幫扶生活困難道德模范實施辦法(暫行)》,明確幫扶對象、幫扶方式和幫扶程序。并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建立幫扶生活困難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長效機制。市委文明辦每年下發(fā)《關于在全市深入開展幫扶禮遇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活動的通知》,通過加大楷模、好人入選“兩代表、一委員”數(shù)量,優(yōu)先聘請“好人”擔當文明行業(yè)義務監(jiān)督員等形式,從政治上、物質(zhì)上、精神上禮遇關愛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
對于生活困難的“好人”,宜昌組織文明單位與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結成對子,定期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常態(tài)化開展幫扶活動。社會各界也紛紛伸出友愛互助之手,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濃厚社會氛圍。
好人是最溫暖的贊美詩。崇尚好人、關愛好人、禮遇好人、爭當好人,宜昌從未停下腳步。(三峽晚報全媒記者高伊洛)